五倫
- 論朋友*
社會,朋友被尊為五倫之一,曰“朋友有信”。朱子曰:“朋友,以義合者也?!薄靶拧薄傲x”涵義大概有相通之處。后世多以“義”字來要求朋友關系,比如《三國演義》里“桃園三結義”之類就是?!墩f文解字注》對“朋”字的解釋是:“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為朋黨字?!薄傍P”和“朋”大概只有輕唇音、重唇音之別;對“友”的解釋是“同志為友”,意思非常清楚。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重視友誼的故事不可勝數。最著名的有管鮑之交、鐘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等,劉、關、張三結義更是家喻戶曉。一直
科學生活 2023年10期2023-12-27
- 明清時期的五倫圖形象
吉祥寓意的圖案,五倫圖便是其中之一。圖像以花鳥組合為表達形式,鳳凰位于畫面中心,象征君主在封建等級社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仙鶴體積次之,居于其下,鴛鴦浮游成雙,與鹡鸰、黃鶯在花葉間穿行。五倫圖以具體的自然花鳥隱喻抽象道德的呈現方式,通過賦予花鳥人的性格特征,從而樹立道德榜樣的方式是中國獨有。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朝鮮,其統(tǒng)治者英祖(1724—76年在位)曾要求畫匠以五倫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五倫行實圖》,圖像以連續(xù)的人物故事畫作為表達方式,并沒有發(fā)展出中國五倫圖以花鳥寓
河北畫報 2023年20期2023-12-13
- 從五倫向三綱五常演變的文明軌跡
第3 期上發(fā)表《五倫觀念的新檢討》,指出“五倫觀念之最基本意義為三綱說,五倫觀念之最高最后的發(fā)展,也是三綱說。而且五倫觀念在中國禮教中權威之大,影響之大,支配道德生活之普遍與深刻,亦以三綱說為最”[2](237)。賀麟以不同話語方式表達了與陳寅恪相同的觀念:三綱五常實質性地定義了中國文化。但學界對此也存在異議,比如張岱年就指出,“三綱六紀之說不見于先秦儒家的典籍,乃是漢儒的觀點”,并且,從文化發(fā)展觀,“三綱否認了臣對于君、子對于父、妻對于夫的獨立人格,加強
倫理學研究 2023年2期2023-09-04
- 一組流傳海內外五百年的“罵貪官”詩
同。然此實本于《五倫全備》,丘濬作也。(《韓國詩話全編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版,P10707)這則詩話,高度概括了此詩在朝鮮的歷史軌跡,最后淡淡的一筆,如蜻蜓點水,揭露了它的“老祖宗”。真是大手筆。有了這一畫龍點睛的關鍵線索,接下來便是找《伍倫全備記》來目驗、落實。《伍倫全備記》,今有《古本戲曲叢刊》影印世德堂本。這樣的通俗讀物,供低層民眾閱讀,版刷均不精,且小字叢集,閱讀殊不易。翻至第十七出《問民疾苦》,于開頭的小字即賓白處,讀到了這首詩。時伍
博覽群書 2022年7期2022-05-30
- 杜甫人格論
——以“五倫”關系為中心
婦、兄弟、朋友“五倫”關系昭示著他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格?!?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五倫”是人與人之間五種基本的道德關系及其相應道德規(guī)范的統(tǒng)稱。孟子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3)趙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滕文公章句上》,中華書局影印《十三經注疏》本,1980年,第2705頁?!?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五倫”就是五愛:親子之間為慈愛,夫妻之間為摯愛,兄弟之間為友愛,朋友之間為信愛,君臣之間為忠愛。當杜甫追求詩藝最廣闊的多樣性和最深層的真實性之際,“杜甫個人則代表了最廣大的同
天府新論 2022年1期2022-02-03
- 《說文解字》之感悟漢字造字之妙
正”字,五畫代表五倫:夫婦有別、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在家庭里夫婦各司其職,家里有恩愛、有恭敬,家必祥和。一個繁體的“學”字,上面一個爻,代表陰陽和合,下面的寶蓋代表圍,孩子們來到學校被老師保護,不會被過早社會化,下面的“子”代表回歸赤子之心,體悟學習之樂。學是為了覺,繁體的“覺”字,下方是一個“見”,見同現,看見,自己會發(fā)現、會有所悟。從學到覺,是逐漸明理、入心、回歸本真、升起大公心和教育為公的過程。凡學,必有次第:學、會、熟、巧、專、
青年文學家 2021年31期2021-12-12
- 淺析三綱五常思想
展過程。一、三綱五倫觀念的開始(一)三綱三綱思想可以追溯到法學,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天下治。三者反,天下亂”,“則雖然人主不肖,臣也不敢入侵”。在這里,法家認為君臣、父子和夫婦的關系,是天下治國之三大重要。即使君主不賢明,做臣子也不得犯下。在這里,我想要說的是,國家治理和任命賢人,不能僅僅是一個人的主觀而已。以主觀為基礎,天下便容易出現混亂。所以要有客觀范式。君主把臣子讓位,是不宜提倡的。(二)五倫在《尚書舜典》中,有“慎徽五典、五典克
長江叢刊 2021年17期2021-11-12
- 從五倫到六倫:論《紅樓夢》對儒家人倫思想的繼承與拓展*
,后世儒家稱之為五倫。五倫觀念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正如賀麟《五倫觀念的新檢討》一文所言:“五倫的觀念是幾千年來支配了我們中國人的道德生活最有力量的傳統(tǒng)觀念之一。它是我們禮教的核心,它是維系中華民族的群體的綱紀?!盵6](P203)《紅樓夢》對儒家五倫思想既有繼承又有拓展,曹雪芹基本上認同既有的五倫思想,又在五倫思想的基礎上,發(fā)展出新的人倫思想——男女有情,筆者將其稱之為第六倫人倫關系的發(fā)現,從五倫到六倫,這是曹雪芹人倫思想成就的集中展示,在中國倫
深圳社會科學 2021年2期2021-01-27
- 柳詒徵人倫觀探析
則數千年來,三綱五倫之慘禍烈毒,由是酷焉。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軛民,父以名壓子,夫以名困妻,兄弟朋友各挾一名以相抗拒,而仁尚有少存焉者得乎?”[2]在譚嗣同筆下,三綱五倫是尊者、貴者等在上者壓制、束縛卑者、賤者等在下者之具,毫無平等和自主權可言,唯朋友一倫充滿平等精神,他主張以朋友之道貫通其余四倫,從而廢除其余四倫。譚嗣同對中國傳統(tǒng)倫常秩序的抨擊開近代綱常批判、人倫批判之先河,余英時就稱譚嗣同的綱常批判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破天荒之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他同時
湖北工程學院學報 2021年5期2021-01-15
- 關系與價值:五倫思想對現代道德生活的指引
的關系也被稱為“五倫”。潘光旦梳理出“倫”具有的三層意義:一是秩序;二是類別;三是關系,而最重要的當屬“關系”[2]。五倫思想從創(chuàng)立之初至今已經走過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似乎距離現代生活十分遙遠,是古代的、曾經的、歷史上的思想。那么,五倫思想是否具備對現代生活的啟發(fā)意義和指引作用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思考:一是五倫思想從何而來,二是五倫思想有何作用。一、五倫與禮具有內在價值性實際上,在儒家學者對道德生活人倫關系的設計中,孟子并非第一人。早于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21年5期2021-01-11
- 儒家“五倫”何者最為重要之考論
的道德規(guī)范,儒家五倫觀維系社會秩序是至關重要的。目前,學界對“五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對“五倫”概念進行重新認識,如賀麟的《五倫觀念的新檢討》、景海峰的《五倫觀念的再認識》;二是對“五倫”進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轉化的研究,如東南大學道德發(fā)展研究院樊和平教授團隊提出的“新五倫”、臺灣“科技教父”李國鼎提出的“第六倫”(群己關系)等。然而,學界對“五倫”在發(fā)生次序上的先后以及價值序列中的輕重等問題的關注是不夠深入、具體的。鑒于此,本文擬從詮釋“五倫”的概念入手,
哲學評論 2020年2期2020-11-30
- 略論近代文化保守主義者的家庭觀
主義;家庭精神;五倫;三綱中圖分類號:C913.1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1-862X(2020)05-0116-0061905年的科舉制廢除,1911年的辛亥鼎革,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社會變化之巨、變化之速往往超過了人們的想象,在此巨變之中,許多人與時俱進,緊隨時代的步伐,與傳統(tǒng)作斷然的切割,否則將被目之為保守(抱殘守缺)而遭時代之唾棄。與此相應,儒學失去了政治和體制的保障,成了無人認領的“游魂”(余英時語),處處昭示著
江淮論壇 2020年5期2020-11-16
- 朋 友
□ 周越然朋友為五倫之一。軋上等的朋友,軋到君子,我們容易學為善人;軋下等的朋友,軋得小人,我們馬上變成匪類。我們軋朋友,總要抱定“無友不如己者”。“金石交”作堅固的友情解。除了金石交,古書中還有刎頸交、忘年交、口頭交、勢利交,等等。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敗。君子不與也。說一個古時西洋三友的故事:尤笪米達士有兩個至交,一個叫蔡李葛薛諾士,一個叫亞力秀士。尤極貧窮,蔡、亞富有。尤在臨終之際,立了一個遺囑:“(一)致亞力秀士君:請你維持吾母親的生
中外文摘 2020年13期2020-11-12
- 楊絳妙論夫妻關系
鐘書和我都以為‘五倫——中國以前的人倫關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倫中,朋友非常重要。其他四個如能復為朋友,交心而知己,關系肯定會非常融洽、和諧。我們倆就是夫婦兼朋友?!苯又?,吳學昭問楊絳是否讀過她父親吳宓所譯的《婚后情人》這首詩?楊絳回答:“吳老師的譯詩我沒有讀到。但我知道西方文學中如《夫妻之愛》《屋里的天使》等作品,是丈夫寫給妻子的,這些作品多數丈夫把妻子視為他當然的情人。我覺得太高調,不符合實際情況。我們中國人寫的《增廣賢文》中有‘莫罵酉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11期2020-11-11
- 朋友
周越然朋友為五倫之一。軋上等的朋友,軋到君子,我們容易學為善人;軋下等的朋友,軋得小人,我們馬上變成匪類。我們軋朋友,總要抱定“無友不如己者”?!敖鹗弧弊鲌怨痰挠亚榻?。除了金石交,古書中還有刎頸交、忘年交、口頭交、勢利交等等。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敗。君子不與也。說一個古時西洋三友的故事:尤笪米達士有兩個至交,一個叫蔡李葛薛諾士,一個叫亞力秀士。尤極貧窮,蔡、亞富有。尤在臨終之際,立了一個遺囑:“(一)致亞力秀士君:請你維持吾母親的生活。(
讀者 2020年10期2020-05-20
- 從中國“五倫”視角看愛德娜
面人物形象。從“五倫”視角來審視愛德娜,認為實情并非如此。其一,她違逆父親且未盡到侍奉父親的職責;其二,她婚內出軌,對丈夫不忠;其三,她因自己的性格和姐妹們鬧僵,鮮有往來;其四,她缺少對朋友的關心,未能做到和朋友志同道合??傊?,她是一個違背中國“五倫”中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四倫的反面人物形象。通過“五倫”這一衡量人際關系的準則來審視愛德娜的行為,以期起到啟迪作用。關鍵詞:凱特·肖邦 《覺醒》 五倫關系中圖分類號:I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現代交際 2020年1期2020-03-02
- 私德公德的現代轉換與新時代公共文明建設
久而彌新的儒家“五倫”道德傳統(tǒng)以及近代思想家提出的“私德公德”學說,都是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的核心概念和重要范疇,在傳統(tǒng)道德向近現代倫理的劇烈轉型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承前啟后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認真梳理和縝密思考其歷史脈絡與演化軌跡,對“五倫”的歷史地位和私德公德的時代價值作出正確評判,對于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加強公共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一、私德公德對“五倫”的超越與提升在我國歷史上,儒家提出的“五倫”學說是協(xié)調和處理人倫關系的重要道德規(guī)范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20年2期2020-02-24
- 賀麟“五倫新觀”三特征
價值系統(tǒng)。傳統(tǒng)“五倫觀”作為維系中華民族的群體綱紀,是兩千多年來支配中國人生活內容與方式的重要價值系統(tǒng)之一。自近代海通以來,由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介紹,國內在極力貶斥“吃人”禮教并加以徹底否定的同時,又希望引進西方近代倫理精神以彌補國人的不足。然而,賀麟認為引進西方近代倫理精神的關鍵在于“從舊禮教的破瓦頹垣里,去尋找出不可毀滅的永恒的基石”[1]67。因此,他在反思與批判傳統(tǒng)五倫觀的同時,結合時代與理性進行除舊布新的工作,將傳統(tǒng)“五倫觀”改造為“五倫新觀”。
文化學刊 2020年11期2020-01-02
- 楊絳妙論夫妻關系
鍾書和我都以為‘五倫——中國以前的人倫關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倫中,朋友非常重要。其他4個如能復為朋友,交心而知己,關系肯定會非常融洽、和諧。我們倆就是夫婦兼朋友。”接著,吳學昭問楊絳是否讀過她父親吳宓所譯的《婚后情人》這首詩?楊絳回答:“吳宓老師的譯詩我沒有讀到。但我知道西方文學中如《夫妻之愛》《屋里的天使》等作品,是丈夫寫給妻子的,這些作品多數丈夫把妻子視為他當然的情人。我覺得太高調,不符合實際情況。我們中國人寫的《增廣賢文》中有‘莫罵
百姓生活 2019年12期2019-12-13
- 道德慈善教育決定要契理契機(中 )
容易傳播。首先是五倫?!皞悺奔础拜啞币病惱淼摹袄怼敝赋R?guī)。每個人都有他該走的輪常之道。倫理,如輪轉不息,而不逾矩。沒有倫理社會就亂了。古代圣賢為什么講倫理呢?《孟子·滕文公上》告訴我們:“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乎禽獸。圣人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飲食、暖衣、住得安逸了。如果沒有教養(yǎng),那就跟禽獸差不多。圣人為此憂慮,委任契擔任教育部長,以人際關系準則來教育人們:父子之間有血緣之親愛,君臣之間有
慈善 2019年3期2019-07-08
- 悟《圍爐夜話》成聯(十四)
一六九、 虞舜立五倫之教 朱熹集四子之書『原文』自虞廷立五倫為教,然后天下有大經;自紫陽集四子成書,然后天下有正學。千載皆崇四子;三從難舍五倫。一七〇、意趣清高 志量遠大『原文』意趣清高,利祿不能動也; 志量遠大,富貴不能淫也。志量當求遠大;情懷唯有清高。一七一、勢家女難待 富家兒難處『原文』最不幸者,為世家女作翁姑;最難處者,為富家兒作師友。富貴防嬌后代;功名或遜平民。一七二、 錢造福也能生禍 藥救人也能殺人『原文』錢能福人,亦能禍人,有錢者不可不知;
對聯 2018年10期2019-01-18
- 三毛友情妙語錄
朋友是五倫之外的一種人際關系,一定要求朋友共生共死的心態(tài),是因為人,沒有界定清楚這一個名詞的含意。一剎知心的朋友,是貴在于短暫,拖長了,那份契合總有枝節(jié)。朋友還是必須分類的——例如圖書,一架一架混不得。過分混雜,匆忙中急著找,往往找錯類別。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生隔離。朋友之義,難在義字千變萬化。朋友絕對落時空,兒時玩伴一旦闊別,再見時,情感只是一種回憶中的承諾,見面除了話當年以外,再說什么都難了。朋友之間,相求小事,順水人情,理當成全
當代作家 2018年12期2018-12-27
- 略談孔孟之道
具體的內容,即“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其中,五倫是道,亦即自然規(guī)律,“五?!薄八木S”“八德”是“德”?!?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五倫”講的是人在社會中的五種關系或角色,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是五種角色,在處理五種人際關系中要做到“十義”,即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用信?!拔宄!奔慈柿x禮智信,是做人必備的素養(yǎng),“?!敝赣篮悴蛔?,無論古今中外,只要是人都應堅守的做人本位。這里把仁義放在了“五常
記者觀察 2018年14期2018-11-19
- 中國人的“五倫”與家文化
五種關系統(tǒng)稱為“五倫”。在“五倫”中,父子、夫婦、兄弟都屬于家庭關系,而君臣和朋友可以分別看作是父子、兄弟關系的衍生。在儒家看來,家國是一體的,一個人如果能將基于家庭的倫理規(guī)范擴展于整個國家,也便實現了理想狀態(tài)。正如孟子所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敝袊说募椅幕瘜⒓彝ブ械膫惱硪?guī)范作為基點,泛化到治理社會、管理國家,乃至一切社會思想和行為。學者梁漱溟將家文化稱之為倫理本位——家庭親子血緣關系的倫理關系,涵化了整個社會人際關系。
新傳奇 2018年7期2018-05-14
- 儒家日常生活倫理的
日常生活倫理。“五倫”“五?!薄笆x”是儒學日常生活倫理的核心內容,也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倫理認同與價值共識。在當今民間的日常生活中,儒家倫理仍然存活著,儒家倫理精神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這突出地體現儒家倫理的相對獨立性。儒家如何以家庭倫理為中心的社會生活轉換到陌生的、以“生產社會化”的公共道德為重心的當代社會生活之中,這需要儒家倫理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日常生活倫理的問題是古老而又常新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儒學倫理就是儒學日常生活倫理。儒學最成功之處
學海 2018年6期2018-02-20
- 儒家人倫建構中的師友之辨
”。正因如此,“五倫”及友而不及師,在人倫序列上,友被置于更為關鍵的位置。關鍵詞:師;友;學之至;交之盡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7)11-0102-07“尊師親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亦是儒家的一貫主張。在儒家人倫體系中,師與友占據重要的位置。然而,兩者作為血緣關系之外的交往對象,為什么會被極重血緣親情的儒家所重視且常常相提并論?為什么在禮法上師與君、父相類要親于、尊于且重于友?既然師要親于、尊于且重于友,可為
中州學刊 2017年11期2017-12-14
- 人倫與制度
無形中去除了儒學五倫中責善的朋友一倫,實則取消了作為先秦儒學德性之根基的倫理之相互性。四倫是單向性的上下倫理,于是服從取代了關愛,重構了儒學。最終,四倫所重構的倫常及基于此倫常的儒學得以順利對接以秦制為基礎的中國傳統(tǒng)王朝政制,并成為其德性基礎與觀念形態(tài)。關鍵詞:司馬談;儒學;五倫;四倫;儒學政制中圖分類號:B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7)05-0090-10一、引言陳啟云認為,近代學者對漢代思想的看法主要受到兩種偏見左右。第一
中州學刊 2017年5期2017-06-07
- 漢代如何構建價值觀體系
“五常”出現在“五倫”之后。孟子認為處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種關系應該遵守符合人倫的“忠孝悌忍善”,這被稱為“五倫”?!?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五倫”主要處理下對上的關系。如何處理“上對下”、對別人的妻、對別國君臣、對姻親等關系?個人如何才能做到“五倫”?孔子的回答是“仁義禮”,孟子的回答是“仁義禮智”,董仲舒的回答則是“仁義禮智信”,并將之命名為“五?!?。常者,不變也。董仲舒引入道家的“陰陽五行”闡述如何定“上下”、為什么會“不變”。自然界“貴陽而賤陰”,所以君、父、
世界知識 2017年7期2017-05-04
- 從《朱子家訓》中看儒家的人倫秩序與處世之道
發(fā)揚光大,規(guī)范了五倫秩序為“君臣和睦、父慈子愛、兄友弟恭、夫和婦柔、朋友誠信”?!吨熳蛹矣枴分嘘P于五倫關系、人際關系以及社會關系三個層面的的道德準則,對促進家庭和睦和實現社會秩序的和諧穩(wěn)定有積極作用?!娟P鍵詞】《朱子家訓》;五倫;為人處世;修身宋代理學家朱熹撰寫的《朱子家訓》,在歷代家訓文化的基礎上,把儒家思想融入其中,并使其煥發(fā)新的活力。文中倡導的家庭親睦、人際和諧、重德修身,一直被人們奉為匡正門風、理家教子的良方,也是待人接物、修身齊家的箴誡標尺。其注
青春歲月 2016年23期2017-04-26
- 五倫五德思辨
:觀照歷史,傳統(tǒng)五倫五德有其自然人類社會整體合觀的理論邏輯。了解這一邏輯,對于正確評價傳統(tǒng)五倫五德,認知認同現代倫理道德,可資借鑒。關鍵詞:五倫;五德;理論邏輯;歷史借鑒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和仁義禮智信五德,是以倫理道德為本位的傳統(tǒng)儒家學說和古代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生活準則和中華文明的基本范式,對于中華民族性格、中華文明特質和中國歷史進程產生了深刻影響。作為歷史,五倫五德有其自然人類社會整體合觀的理論邏輯。作為現實,這一理論邏輯對于正
船山學刊 2016年6期2017-04-26
- 臺灣流行“第六倫”
非常重視倫常,“五倫”乃是中國倫理文化的核心內容。“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我國封建社會維系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五種基本人際關系的道德操守,也是界定彼此相處互動的游戲規(guī)則。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隨著臺灣經濟的騰飛,作為思想文化之一的倫常觀念也發(fā)生了變化。有位名叫李國鼎的學者(此人原先攻讀物理,后來從事經濟工作,對臺灣的經濟發(fā)展有重大貢獻)認為:傳統(tǒng)社會,流動性較小,人際之間的相處,確實可以通過“五倫”而有效運作。一個人的
東方劍 2016年8期2016-10-29
- 論“道與德”與“五倫”的關系
道與德”在孟子“五倫”關系中體現為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義婦德、兄友弟恭、朋實友信。本文分而論述之。關鍵詞: 道與德 五倫 關系1.“道與德”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講的是什么?如果用兩個字概括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這兩個字就是“道德”。“道德”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但是,在傳統(tǒng)文化中是用“道”和“德”兩個字構成的。1.1何謂“道”什么是“道”,用現代西方哲學的話講,道就是必然存在的宇宙秩序。中國人簡單地稱之為自然而然的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且是不變的,是超
考試周刊 2016年29期2016-05-28
- 重友傳統(tǒng)的源流、表征及當代意義
了從“五教”到“五倫”的發(fā)展過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先哲們對交友的目的、原則、方法進行了詳細而全面的思想探索,這些思想在后世人們的交友實踐中表現為真誠守信、相攜互助、心志相通、惺惺相惜的光輝事跡,并被不斷地豐富與發(fā)展,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核心價值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精神。古人重友的精神對當今時代人們的行為實踐亦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關鍵詞:重友;五倫;以友輔仁;朋友有信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重視交友的民族。中國人對朋友這一人際關系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血緣宗親的家庭內部到
東方論壇 2016年1期2016-03-19
- 譚嗣同對三綱五倫批判的徹底性與虛無化
研究譚嗣同對三綱五倫批判的徹底性與虛無化魏義霞(黑龍江大學 哲學學院;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哈爾濱 150080)在近代,三綱受到普遍質疑,譚嗣同便是激進質疑三綱的勇士。譚嗣同對三綱的抨擊和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徹底而大膽,在近代尤其是在戊戌啟蒙思想家中獨樹一幟。這不僅表現于他對三綱的批判與嚴復一樣聚焦“君為臣綱”,側重民主啟蒙;而且表現于他將三綱五倫作為一個整體予以批判,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將批判的矛頭對準五倫的啟蒙思想家。一方面,譚嗣同對三綱的批判是根基
學術交流 2016年10期2016-02-26
- “五倫”說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意義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視角
核心價值觀研究“五倫”說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意義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視角楊 華,武星星(西安交通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安 710049)“五倫” 說建立在家族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分封制的基礎上,其與“三綱”說的成說時代、生成機制及性質是有區(qū)別的。在了解了“五倫”說的歷史演變基礎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視角來審視其對和諧社會建設的意義,其中啟示主要是認清角色,各盡職守;保持適度張力,動態(tài)中把握和諧;提高自身修養(yǎng),實現人與自我的和諧等。而“五倫”
知與行 2016年11期2016-02-11
- 五倫之外還有一個群己社會第六倫
五倫之外還有一個群己社會第六倫編前話】中國幾千年農耕社會得以維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五倫約束。忠是君臣之魂;孝是父子之魂;悌是長幼之魂;忍是夫婦之魂;善是朋友之魂。進入契約社會,五倫對社會的約束尚存,但已乏力。與陌生人、與群體的關系該由什么約束?早在1981年,臺灣經濟學家李國鼎就提出“第六倫”的觀念——群己。群體與個人。事實上,當下中國群己關系確實太需要一個魂了!
當代工人(A版) 2015年4期2015-12-17
- 陌生并侵犯著
也不凝練,遠不如五倫中的父子、長幼、朋友那樣明了……媳婦女兒趕緊跑老實說,中國人被五倫規(guī)范了幾千年,在這5個方面確實條件反射,但對群己關系,真的沒有多少意識。以前有過規(guī)范,但被人摒棄了;現在的規(guī)范比較虛縹、乏力,這在當下的主要表現是“不見外”。比如擠公交地鐵,踩了別人腳,卻沒啥歉意;遛狗從不拴狗繩,“我們家狗不咬人”;飯店里聚餐,聲音驚擾四座,也不覺得有啥不妥。上了年紀的人是這樣,年輕人也好不到哪兒去。一同行跟我講,一次她去采訪一個座談會,一90后來晚了。
當代工人(A版) 2015年4期2015-12-17
- 親朋好說話
沒惡化,是因為有五倫約束著呢。女婿是岳父的半個兒,這是五倫中的父子之倫;那誰是那誰的二舅,這是五倫中的長幼之倫。是父子之倫中的孝,舅甥之倫中的忍,把沖突化解了。再看買吊爐餅的老人和賣吊爐餅的小伙兒,他們啥關系都沒有啊,純粹一對陌生人。五倫中的任何一倫都約束不了他們。沒禁忌、沒約束,脾氣可能還都挺臭,嘴還都不饒人,那還有好?肯定一住院,一入監(jiān)。中國已進入陌生人社會,我們的人生半徑不再只是一里地,身邊人不再只是七大姑八大姨。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段時空中遇到
當代工人 2015年7期2015-08-18
- 陌生并侵犯著
也不凝練,遠不如五倫中的父子、長幼、朋友那樣明了……老實說,中國人被五倫規(guī)范了幾千年,在這5個方面確實條件反射,但對群己關系,真的沒有多少意識。以前有過規(guī)范,但被人摒棄了;現在的規(guī)范比較虛縹、乏力,這在當下的主要表現是“不見外”。比如擠公交地鐵,踩了別人腳,卻沒啥歉意;遛狗從不拴狗繩,“我們家狗不咬人”;飯店里聚餐,聲音驚擾四座,也不覺得有啥不妥。上了年紀的人是這樣,年輕人也好不到哪兒去。一同行跟我講,一次她去采訪一個座談會,一90后來晚了。該悄沒聲入座才
當代工人 2015年7期2015-08-18
- 隨想錄(節(jié)選)
三毛朋友是五倫之外的一種人際關系。一定要求朋友共生共死的心態(tài),是因為人們沒有界定清楚這一個名詞的含義。朋友的好處,在于可以自由選擇。有些,隨緣而來,有的,化緣而來。更有趣的是,朋友來了可以過,散了說不定永遠不會再聚。如果不是如此,誰又敢交朋友呢?不要自以為朋友很多是福氣。福氣如果得自朋友,那么自己算什么?也是一種神秘的情,來無影,去無蹤,友情再深厚,緣分盡了,就成陌路。對于認識的人——所謂朋友,實在不必過分謹嚴。凡事隨心,必不答應情不深,情不深,見面也很可
同學少年·作文 2015年5期2015-07-29
- 古代五倫是什么意思?
文薛易古代五倫是什么意思?文薛易五倫構成了中國古典人文精神的基本條件,五倫即是親仁禮讓,人類社會最初是以德治國,后來隨著私心變重,再加以法輔助治國。而五倫是社會道德的最基本標準,也是未來世界道德標準的框架。在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道德性即是其核心價值所在,即人倫規(guī)范的確立、生命之倫理意義的揭示,和根源于人心的內在德性經由家庭、宗族、社群、國家等形式而最終得到落實。在儒家眾多的倫理觀念當中,“五倫”是最基礎性的一個,它是整個道德系統(tǒng)的起點、社會性人際關系網絡的主線
商業(yè)文化 2015年32期2015-07-23
- 親朋好說話
沒惡化,是因為有五倫約束著呢。女婿是岳父的半個兒,這是五倫中的父子之倫;那誰是那誰的二舅,這是五倫中的長幼之倫。是父子之倫中的孝,舅甥之倫中的忍,把沖突化解了。再看買吊爐餅的老人和賣吊爐餅的小伙兒,他們啥關系都沒有啊,純粹一對陌生人。五倫中的任何一倫都約束不了他們。沒禁忌、沒約束,脾氣可能還都挺臭,嘴還都不饒人,那還有好?肯定一住院,一入監(jiān)。中國已進入陌生人社會,我們的人生半徑不再只是一里地,身邊人不再只是七大姑八大姨。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段時空中遇到
當代工人(A版) 2015年4期2015-03-29
- 五倫五德源流
沙410082)五倫五德是以人倫道德為本位的傳統(tǒng)儒家學說和古代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生活準則和中華文明的基本范式。五倫五德的形成,經歷了三代春秋源起、戰(zhàn)國秦漢間初形、兩漢完型和立法三個歷史階段,形成了五倫五常、三綱五常兩個思想體系。在這個漫長的理論演變過程中,孔子是理論奠基的代表,孟子是理論倫?;拇?,董仲舒是理論綱?;拇恚栋谆⑼ǖ抡摗肥抢碚撏晷秃土⒎ǖ臉俗R。一、五倫五德源起五倫五德源起于三代及春秋時期?!渡袝に吹洹焚澦吹酃υ唬骸?/div>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3期2015-03-28
- 第六倫與社會儒學
一部分檢討傳統(tǒng)的五倫觀念,在此基礎上,第二部分分析第六倫概念得以提出的理由、目的和意義,而第三部分則正式考察第六倫與社會儒學概念的證立。一、對五倫觀念的檢討1981年3月15日,臺灣的李國鼎先生在“中國社會學會”發(fā)表了一場演說,演講題目是《“民國七十年代”社會學者面臨的挑戰(zhàn)》。在該講演中,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第六倫的概念Ⅳ其實,何永佶在1932年曾經有過此種提法,不過在當時并未引起重視。何永佶:《提倡第六倫道德》,《民聲周報》,18,1932.2.23,上海,東岳論叢 2015年10期2015-03-23
- 藤原惺窩倫理思想探析
張和恪守的“五常五倫”原則和“德主刑輔”與“明刑弼教”思想,乃是前近代東亞儒家共同的精神綱領和踐行指針。但是,從日本思想史的發(fā)展脈絡觀之,藤原惺窩將兄弟關系、朋友關系提至與“君臣、父子、夫婦”之“三綱”同等位置,應該說在近世日本儒者中,誠屬鳳毛麟角。藤原惺窩;倫理道德;儒學;女性;平等對儒家倫理道德的強調與追求,既是日本近世思想家藤原惺窩(1561—1619)“脫佛入儒”[1]的一大要因,又是其立身于世、躬親踐行的人生準則。藤原惺窩對佛者“棄仁種、滅義理”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6期2015-03-22
- 《五倫鏡傳奇》作者考*
王漢民《五倫鏡傳奇》作者考*王漢民(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福州350007)《五倫鏡傳奇》今存清愛日堂元刻本,作者題“雪龕道人”。清代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五、梁廷枏《曲話》卷一、姚燮《今樂考證》“著錄八·國朝院本”等著錄,作者題“雪龕道人”。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著錄,作者題“張三異”。經考證,《五倫鏡傳奇》作者非張三異,乃其好友孫宗彝?!?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五倫鏡傳奇》;作者;張三異;孫宗彝《五倫鏡傳奇》,今存清愛日堂元刻本,王文章、劉文峰編《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江淮論壇 2015年6期2015-03-09
- 當前我國倫理認同危機的分析及出路探索
變化和要求提升“五倫”內涵,鑄煉出現代倫理精神從而獲得倫理認同,最后培育出現代倫理實體以進一步強化倫理精神、促進倫理認同。倫理關系;倫理認同;倫理精神;倫理實體立足于唯物史觀的基礎上,倫理學的研究就不可能不研究引起人們倫理關系變化的社會現實條件的變化。最顯著的變化是,從傳統(tǒng)“熟人社會”發(fā)展到現代“陌生人社會”?,F代社會的倫理關系就其形式來看仍在“五倫”之中,相對傳統(tǒng)社會而言只是其中的內容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正由于此,傳統(tǒng)“五倫”的倫理內容的狹隘性難以應對現代社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5年2期2015-02-12
- “三綱五倫”辨析
說將“三綱”與“五倫”并列論之(所謂“三綱五?!?、“綱常名教”),推尊為中國文化的極境。其說較早的完整表述見之東漢班固撰《白虎通》之“三綱六紀”一目: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六紀者,謂諸父、兄弟、族人,謂舅、廠師長、朋友也?!沃^綱紀?綱者,張也。紀者,理也。大者為綱,小者為紀。所以疆理上下、整齊人道也。無論是漢至清對“綱常名教”的推崇,還是近代將其在“舊禮教”名下加以摒棄,都是把“三綱”說與“五倫”說捆綁在一起,以“三綱”為綱,“五倫”為書屋 2014年8期2014-09-12
- 朱光潛談交友
、兄弟、朋友。這五倫之中,父子、夫婦、兄弟起于家庭,君臣和朋友起于國家社會。先儒談倫理修養(yǎng),大半在五倫上做工夫,以為五倫上面如果無虧缺,個人修養(yǎng)固然到了極境,家庭和國家社會也就自然穩(wěn)固了。五倫之中,朋友一倫的地位很特別,它不像其他四倫都有法律的基礎,它起于自由的結合,沒有法律的力量維系它或是限定它,它的唯一的基礎是友愛與信義。但是它的重要性并不因此減少。如果我們把人與人中間的好感稱為友誼,則無論是君臣、父子、夫婦或是兄弟之中,都絕對不能沒有友誼。就字源說,月讀 2014年11期2014-03-10
- 構建支撐和諧社會的陌生人之間的倫理關系 ——淺論陌生人際間的“第六倫”
人們談論的都是“五倫”,如先秦哲人所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就是這五種社會關系和處理相互關系的道德規(guī)范,在中國已傳衍數千年之久,從無旁議。但是在臺灣近幾年出現了一種新詞匯,“第六倫”。那么“第六倫”為何意呢?一、第六倫的詮釋臺灣的李國鼎先生最早提出“第六倫”,指出“第六倫”就是個人與社會大眾的關系。經過多年專家和學者的探討和辯論,目前人們主要認為“第六倫”是指素不相識的人之間的關系,以及應持有的態(tài)度,即指陌生人的倫理關系。成人教育 2013年2期2013-12-04
- 五倫范型及其文化原理
211189)五倫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禮教的核心,是中國道德哲學的精髓。它把諸多復雜的人倫關系系統(tǒng)地概括為最簡單、最具規(guī)律性和本質性的五倫關系: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從而建構起了五倫范型。它體現了具有中國倫理精神和文化生命力的人倫關系建構的原理,人倫本于天倫而立;適應了“家國一體、由家及國”的社會結構,完成了基于“天倫—人倫—天人之間”結構的人倫關系的實體設計。作為支配國人道德生活上千年的重要倫理思想之一,至今它仍具有重大的歷史與現實的理論價值。一、“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年1期2013-03-23
- 從“五倫”、“第六倫”到“第七倫”
來:即從古代的“五倫”到20世紀晚期的“第六倫”,再到當代的“第七倫”。一、中國古代社會儒家“五倫”思想的提出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和主要內容是它的倫理道德學說。而“在儒家眾多的倫理觀念當中,‘五倫’是最基礎性的一個,是整個道德系統(tǒng)的起點、社會性人際關系網絡的主線,也是所有禮教活動賴以建基的中軸和良好社會風尚得以存續(xù)的根本保障”[1]。面對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綱常松塌的局面,孔子雖然曾經大聲地呼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的綱常倫理秩序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2年3期2012-08-15
- 五倫大道及其生態(tài)思想探析
050080)五倫大道及其生態(tài)思想探析苗澤華1,楊曉錚2(1.石家莊經濟學院 商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31;2.河北科技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80)傳統(tǒng)五倫源于上古堯舜禹時代,并以婚姻而建立血親關系。它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倫理規(guī)范為紐帶從家庭、家族、氏族擴展到國家、社會和自然。五倫源于古人對“天地人合一”及其自然之道的認識,以仁心與睿智界定了人與人之間“兩兩的義務與責任”,從而構建了“仁”的道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 2012年3期2012-08-15
- 明清瓷器五倫圖案初探
715)明清瓷器五倫圖案初探王萬莉(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 重慶 400715)對明清瓷器五倫圖案進行了初步的探討,主要涉及它的來源、內涵、差異性、特點及其功用。五倫圖案差異性主要表現為:眾樂樂型,傲氣型,君臣親近型。其特點為:運用范圍廣,色彩更加豐富,自然與傳統(tǒng)相結合。其功用為:新興民族文化融合創(chuàng)造的“新勢能”、對陶瓷藝術的影響,瓷器紋飾設計中融入體驗自然的快樂,瓷器紋飾設計中“道器并用”的理念。瓷器;五倫圖;演變;特點“五倫圖”是以鳳凰、仙鶴、鴛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11年2期2011-10-27
- 傳統(tǒng)“五倫”的現代建構
摘要:中國傳統(tǒng)“五倫”確立了傳統(tǒng)社會基本的人倫關系,“五倫”的構建,是血親倫理發(fā)展的客觀要求。不過,當“五倫一發(fā)展到“三綱”時,便出現了義務單向性、絕對化的偏頗,構成了專制政治的意識形態(tài)。五倫的解構,恰恰發(fā)端于對“三綱”的批判。對“五倫”的重構,固然體現了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亦有可商榷之處。關鍵詞:五倫;建構;解構;重構中圖分類號:B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2529(2009)03-0128-04“五倫”即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系,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9年3期2009-08-01
- 第六倫與社會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