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燕
【摘? ? 要】語文,顧名思義包含有口語和文字。語文要傳遞給學生基礎的文化知識,教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普通語文課程標準中,一般有口語交際、寫作、閱讀鑒賞、語義語音的學習等。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掌握這些基本能力,并能轉化運用到實際中。在這里我們要探討小學語文學習中,老師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讓學生擁有這項實際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寫作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69
小學作為義務教育的第一階段,承擔著為學生科學文化素養(yǎng)奠基的責任。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學習語文學科基礎知識、學習基本的文字、閱讀并鑒賞簡單的文章、進行基本的寫作能力訓練。其中閱讀寫作能力,是一個人生活工作必需的基本技能,具備了這項能力,學生可以用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會大量吸取優(yōu)秀文學作品中的思想內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的非常重要。
一、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
(一)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小學階段,學生像是一張白紙,需要豐富的知識去填充。小學語文教材中,摘錄了許多適合小學階段學生閱讀的文章,這些文章短小精悍,并且具有趣味性。學生閱讀這些文章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老師可以給予指導,使學生對閱讀的文章加以利用,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另外閱讀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老師在指導閱讀時,為學生講解這些優(yōu)秀文章的精彩之處,對比分析多篇文章,可以為學生講解不同類別文章的不同特點。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給人帶來的不僅是內在文化素養(yǎng)的積淀,還可以使人的氣質高雅,使學生的視野開闊。
(二)寫作的重要性
寫作是一種用書面語言表達心理活動的形式。寫作是一個人的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小學階段的寫作由看圖說話開始,慢慢發(fā)展到簡短的幾百字作文。寫作鍛煉學生的語言文字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要把心中所想用流暢的書面語言表達出來,同時要符合詞句的結構要求,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寫作還要求學生將復雜的事情,用簡潔通俗的話語概括。這對于剛剛接觸寫作的小學生來說是一件難事,但是掌握基礎寫作能力后,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有條理、有邏輯;寫作對于口語能力的提高也會有幫助,有利于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快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并進行總結;作文成績在一張試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新課程標準也愈加強調寫作的重要性。
(三)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閱讀與寫作看似是兩種不同的能力,但二者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古語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由此可見,閱讀是對他人的作品進行鑒賞學習,然后幫助自己的創(chuàng)作;閱讀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不會面臨詞語匱乏、無話可寫的困境;閱讀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讓思維活躍起來,在寫作的時候有路可走。
而學好寫作反過來也能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擁有好的文筆,代表學生擁有了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閱讀他人的作品時,可以提高鑒賞能力,深入到作品中,挖掘內在含義。因此,閱讀與寫作二者不可分割,要從整體入手,逐個擊破,最后使二者融合,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能力。
二、怎樣培養(yǎng)閱讀寫作能力
首先,要增加學生閱讀量,有一定數(shù)量的文章閱讀經(jīng)驗做基礎,才可以進行能力上的提高。閱讀不能局限于課本,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廣泛涉獵不同種類的圖書才能均衡發(fā)展。閱讀的圖書可以包括:中國古代文學名著、國內外著名寓言故事、科教類書籍、童話故事等等。比如《伊索寓言》這里邊的寓言故事篇幅短小,但都蘊含有一些生活的智慧,讓學生們在閱讀中成長、積累生活經(jīng)驗;又如經(jīng)典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為孩子們展現(xiàn)了一個神秘的海底世界奇觀,吸引學生們對未知的神秘展開想象,讓學生們認識到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重要性。當然,布置學生閱讀要符合學生發(fā)展階段性特征,低年級學生閱讀要注重趣味性。
比如,童話故事可以占比重較大,穿插一些人文百科故事,進行科學啟蒙;而隨著年齡增加,要適當推薦教育意義豐富的圖書,并且中外名著也要開始閱讀。中外名著或許較為難懂,這時需要借助老師的指導作用,為學生們推薦一些兒童版名著,慢慢發(fā)展到閱讀原版。
其次,閱讀不能是空讀。在閱讀之前,老師要講解一些技巧,比如要學會概括文章主要內容、主旨思想。這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需要對圖書進行多次的閱讀,才能從表面深入到內在。同時利用閱讀的機會,老師應讓學生們練習讀后感的寫作。一開始可以從摘抄做起,讓學生們在閱讀圖書時,摘抄下自己認為有趣、有意義的句子,并且開辦讀書分享會,在老師的主持引導下,讓學生們自由討論、推薦圖書、分享摘抄的好詞好句;后期要求同學們閱讀時寫下讀后感,除了介紹圖書的內容外,還要加上自己的感悟,在閱讀中收集寫作素材,學習寫作經(jīng)驗。
再次,在寫作方面,要注意與生活相聯(lián)系。藝術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老師要教導學生學會觀察,觀察發(fā)生在生活中的有趣的現(xiàn)象,有意識的記錄下來,并且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周記的習慣,寫作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日記寫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隨手記錄的習慣,并且?guī)椭鷮W生鍛煉語言組織能力,將一件事用規(guī)范的書面語記錄下來,并且這還可以作為日后寫作的素材,告別“假、大、空”。小學語文寫作一般以記敘文為主,比如:命題為“最開心的一次春游”,學生或許可以從日記中選取學校組織春游的故事,將這件事進行詞句上的潤色加工,就可以完成一篇富有真情實感的記敘文寫作。
最后,讓學生們互相批改作文也是一個提高寫作能力的好方法。同樣的題目要求下,全班同學可以創(chuàng)作出多種多樣的文章,讓學生們互相閱讀并批改,老師進行批改上的指導,可以讓學生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在批改中找出他人的不足,以此為鑒,可以減少自己同類錯誤的發(fā)生;同時學生們還可以借鑒到優(yōu)秀作文中的經(jīng)驗,對自身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三、結束語
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高對于語文整體成績的提高具有顯著作用。閱讀與寫作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它們具有很強的主觀性,需要學生這個主體的努力,老師只能起到一個指導作用,而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更在于學生年齡較小,文化知識水平較低。因此,老師更應當做好引導教育,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進行廣泛閱讀、在閱讀中積累、在積累中提高寫作能力,帶動學生語文整體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