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憲進
【摘要】目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并沒有促進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因此,要想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質量并提高學生的成績,就應該采取新穎的授課方式,而小組合作就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模式。所以,就小學數(shù)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創(chuàng)新途徑進行簡單的研究,以期可以促進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 小組合作 創(chuàng)新途徑
自從實行新課標以來,“合作學習”逐漸深入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一個小團體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特別是在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中,小組內的成員之間要有相互學習、支持和配合的精神,積極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使小組合作更有效、更有意義。
一、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小組合作學習不重內容重形式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選擇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授課。但事實上,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卻不是很好,尤其是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上。具體表現(xiàn)為:小學數(shù)學的小組合作過于形式化,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大多不理解小組合作的意義,更沒有團隊協(xié)作的意識,只是把課堂上小組合作的環(huán)節(jié)當作是開小差的機會,他們大多在這個過程中聊一些跟學習無關的話題,甚至有一部分學生會趁這個間隙跟周圍的同學玩起來游戲。小組合作學習的環(huán)節(jié)結束,教師繼續(xù)開始正常的授課,并不會對小組合作的結果進行檢查。長此以往,學生會越來越不重視小組合作,甚至會將小組合作當作游戲時間,這不僅會影響教學的進度,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學生的進步。
(二)小組合作中的分工不明確
開展小組合作的目的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但現(xiàn)階段,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簡單的將小組任務下發(fā),對小組內部的討論情況不聞不問,更不會指導學生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而多數(shù)學生并不愿意參與到小組合作中,也不愿意承擔小組中屬于自己的責任,多數(shù)學生只是一味的推卸責任,通常會指定一名學習比較好的同學去解決老師下發(fā)的任務,其他同學則充當一個陪襯的角色。由于學生的這種惰性使得在小組內真正起到作用的只有小組長一人,這就使得小組合作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和作用。
二、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創(chuàng)新途徑
(一)要進行有效的溝通
小組合作要想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就應該先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首先,可以讓小組內每位成員發(fā)表自己對于小組任務的看法,明確自己的觀點和立場,組內成員最好可以將別人的觀點記錄下來,以便后期的討論;其次,團隊成員之間在傳遞自己的信息時,一定要保證自己觀點和語言的一致性,避免因外界因素導致的信息失真;最后,其他成員要在聽完別人的觀點之后做出一定的反饋,從而更好的完善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使得小組內的合作學習更具有方向性,思路也更加清晰,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
(二)要有合理的分工
小組合作,顧名思義,就是要一個小組的成員一起合作完成,它是一種集體的行為,它需要的是小組內成員的合作意識。只有一個小組進行了合理科學的分工,才能提高合作的有效性。而老師在這個過程起著關鍵的作用,要對小組的分工進行科學的指導,讓每個孩子都能發(fā)揮到自己最大的優(yōu)勢。一個科學的分工能夠讓每個孩子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從而得到更大的進步。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需要每個人都參與進來,并進行一定的分工協(xié)調,更要明確各自的任務,最后才能在課堂上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孩子都發(fā)揮了自己的價值,也真正地鍛煉了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質量。
(三)每個組要推選一個小組長
推選小組長并不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它對于小組的合作來說還是起著一定的作用,一個有能力有擔當?shù)慕M長會帶領著這個小組越來越優(yōu)秀。因此,推選一個有能力的組長對一個小組有效、高質量的學習時非常關鍵的。另外,老師也可以對小組長的推選進行一定的干預,或者對小組長實行輪流機制,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擔任小組長。
(四)合作的結果要達成一致
小組合作學習其實就是頭腦風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讓每個學生各抒己見,從而能夠收集到更優(yōu)質的意見,但頭腦風暴的結果應該是求同存異,將不同的意見融合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學生意見不一致,但要堅持原則,對具體的觀點進行深刻的辨析和分析。當然也應該注重換位思考,要更多的考慮其他學生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之間更加有效地交流,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小組合作來講,它既有利有弊,所以需要老師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fā),并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并要立足于教材內容,從而可以在保證小組合作有效的基礎上,對其弊端進行改正,對其優(yōu)點進行完善,努力打造出創(chuàng)新的、真正適合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程喜彬.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遼寧教育,2019(09)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