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 要:《指南》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連續(xù)陰雨和霧霾等惡劣天氣,影響了幼兒戶外體育自主游戲的正常開展。那么在雨天,體育活動怎么開展呢?通過雨天體育活動的探索實踐,與晴天戶外混齡活動進行有效銜接和彌補,教師在相對較小的空間里集中觀察,在活動中讓幼兒遵守規(guī)則,互助合作,真正讓孩子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發(fā)展? ?雨天? 室內運動
在明媚的陽光下快樂的進行戶外運動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事情了。但是一年中往往有很多個月受冷空氣的影響,降雨又降溫,一到下雨天,小朋友們就不能去戶外參加體育活動,鍛煉身體。原本快樂活潑的小朋友因為天氣的原因不得不呆在教室里面,進行區(qū)角和專用室活動。這不僅常常使教學計劃被打斷,小朋友們的身體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然而體能鍛煉對幼兒身心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幼兒大肌肉動作及身體運動能力的發(fā)展,我們極力主張在戶外寬闊的場地上,提供豐富的器械,讓幼兒盡情地揮灑汗水,活動身體,鍛煉能力,但如果遭遇持續(xù)性的雨天,頻繁的霧霾等,孩子的鍛煉怎么辦?如何在室內活動中保證幼兒的運動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呢?
為了保證幼兒每天2個小時的運動時間,為了使小朋友不受雨天的影響,帶著這些困惑與問題,老師們聚集在一起,群策群力,嘗試設計、更新室內活動方案,讓室內體育自主游戲更加充實豐富,即使下雨也能確保孩子們充分的鍛煉與活動。老師們動足腦筋,利用室內各個活動場所,通過研討活動,積極開展各項室內游戲活動,保證幼兒一日兩小時運動鍛煉時間,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雨天游戲的快樂。
一、群策群力,集體思考雨天體育活動開展的困惑。
大家提出了室內運動場地限制、運動器械少、運動項目少等存在的問題,在相關視頻學習后教研組又進行了小組討論和集體交流,通過學習老師們了解到“游戲可以是極為簡單的”,但是簡單的背后,卻是教師認真的思考與設計,是對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尊重與解讀,最后討論聚焦于“室內空間的利用”和“游戲材料的挖掘”。于是老師們通過從視頻中室內的器械擺放聯(lián)想到室外器具擺放問題,討論后老師們立刻利用園內的各種器具進行組合,在幼兒活動期間進行了實踐。教師們各抒己見,把自己平日里的所見、所想與大家分享交流,從安全性、挑戰(zhàn)性、趣味性與適宜性等方面開展了熱烈的討論。討論過后,教師們走進班級,對教室中現有的固定材料如桌椅進行了深入的研討,挖掘桌椅的多種玩法。桌椅這樣擺放可以練習跳躍,鍛煉幼兒的下肢力量;那樣擺放可以讓幼兒鉆爬,鍛煉幼兒的協(xié)調能力;這樣組合還可以鍛煉幼兒的手臂力量等等。
二、借鑒吸收,巧妙解開雨天體育活動開展的桎梏。
老師們觀摩了姐妹園的室內運動情境,了解他們是如何從班級幼兒興趣與實際需求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趣的運動情境的。在充滿挑戰(zhàn)性的“特種兵大冒險”、趣味性十足的“勇闖怪獸森林”中,教師們看到了固定材料在室內運動情境中的多種運用方法,有趣的運動情境讓教師們都倍感興趣,紛紛躍躍欲試。然后根據實際場地、借鑒民間游戲進行改編和創(chuàng)編的方法,對癥下藥,確定了一系列有趣好玩的運動游戲。如“二人三足”、“螃蟹搶蛋”、“漁民捕魚”、“老狼吃飯”等運動量足、空間需求不大的游戲。通過“有效利用室內固定材料,創(chuàng)設挑戰(zhàn)性情境運動”研討活動,旨在實踐中提高教師創(chuàng)設室內運動環(huán)境、科學合理地組織幼兒室內活動的能力,保障室內運動的有效性、適宜性。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為幼兒擁有健康的身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結合實際,開發(fā)提供雨天體育活動開展的條件。
教師努力挖掘幼兒園的室內運動空間,合理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利用器具,自制器械,與不良天氣抗衡,滿足幼兒鍛煉的需求。為了騰出盡可能寬敞的活動場地,老師們把課桌椅進行了合理移動,還利用園內的走廊和專用室,游戲中也能合理利用椅子等做器械。全面發(fā)展孩子跑、跳、跨、投擲、平衡等能力,讓寶貝們在下雨天依然能夠享受體育游戲的快樂,保證孩子們每天的鍛煉時間。孩子們在自己創(chuàng)設的場景中,從起點走過“椅子獨木橋”、鉆過“桌洞隧道”、爬過“桌面草地”、……有序地進行走、鉆、爬等基本動作的練習,各種能力都能get,玩得不亦樂乎。這樣在雨天就有許多的游戲供小朋友們和老師選擇,使得每天的活動都有新意,幼兒們也對活動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在不斷的調整和優(yōu)化運動材料后,多種類的室內運動游戲激發(fā)了幼兒主動參與的興趣。例如教室里的小椅子、小桌子成為了孩子們挑戰(zhàn)的道具,各種繩子、木梯、輪胎、爬行墊等進行了組合,孩子們還是能夠快樂的進行游戲和鍛煉。午睡間搭成“封鎖線”;教室變成“競技場”;盥洗門變成“投籃架”。孩子們把桌椅變成了鉆爬和躲避的通道,還把各種好玩的器械組合起來變成他們闖關的場所。
雨天室內游戲活動的探索實踐,與晴天戶外活動進行了有效銜接和彌補,在相對較小的空間里,教師可以集中觀察,在活動中讓幼兒遵守規(guī)則,互助合作,真正讓孩子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發(fā)展!
通過實踐發(fā)現只要巧妙合理的運用好空間,提供科學、有趣的材料,采取恰當的運動方式和正確的指導,室內運動同樣可以達到戶外運動的效果,同樣能激發(fā)幼兒產生濃厚的運動興趣,取得良好的鍛煉效果。
參考文獻
[1] 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的建議 教育科學出版社
[2] 陶行知現代教育文選? 嘉興市陶行知研究會
[3]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4] 潘潔? 兒童是課程的主體? ?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5]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