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
- 龜茲石窟考古現(xiàn)狀及展望
孜爾石窟外景古代龜茲,地處塔里木盆地北緣,以庫車綠洲為核心。其最盛時西邊與疏勒接壤,東面與焉耆相鄰,北托天山,南鄰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轄境包括今阿克蘇地區(qū)的阿克蘇市、庫車、拜城、新和、沙雅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輪臺等市縣。龜茲佛教歷史概述考古資料證明,在古代龜茲這片土地上,青銅時代即有人群定居。克孜爾水庫墓地出土了距今3000 多年的彩陶,紋飾主要為寬帶狀紋、正三角紋和水波紋(折線紋)。龜茲地區(qū)有文獻記載的歷史始于漢代,此時庫車綠洲上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都很發(fā)達,小
大眾考古 2023年7期2023-11-19
- 龜茲服飾色彩等元素融入現(xiàn)代服裝的策略
有限公司0 引言龜茲壁畫作為“絲綢之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研究中國傳統(tǒng)宗教文化和歷史遺址等具有重要意義[1]。現(xiàn)代服裝設(shè)計追求時尚和個性化,運用龜茲服飾要素可以為服裝增添獨特的視覺效果和設(shè)計感。龜茲服飾的圖案、紋飾、色彩等要素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特色,在現(xiàn)代服裝設(shè)計中合理加入傳統(tǒng)要素,可以使服裝在風格上更具時尚性與個性化。龜茲服飾的圖案和紋飾常常包含著豐富的符號以及深刻的寓意,通過合理運用這些圖案和紋飾,可以為現(xiàn)代服裝帶來獨特的藝術(shù)感和視覺沖擊力。這種獨特的
流行色 2023年8期2023-10-12
- 絲綢之路上的龜茲
最中心的國家便是龜茲。龜茲在漢代便是西域的大國,當時有八萬多人。到了唐代,佛教盛行,龜茲成為著名的佛國。另外,龜茲還是古印度、希臘—羅馬、波斯、漢唐等幾大文明的交會處,所以它有著輝煌燦爛的文化。由于龜茲的位置極為重要,所以歷史上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在秦代以前,西域各國一直過著相對平靜的生活。后來匈奴人逐漸強大起來,用武力脅迫各國臣服,掠奪了大量的財物。與此同時,中原王朝也頻頻受到匈奴的侵略。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國力空前強盛,漢武帝決心與匈奴爭奪西域,切斷
小學生學習指導·小軍迷聯(lián)盟 2023年5期2023-08-17
- 箏曲《行者》的音樂形態(tài)與音樂風格探析
作品與西安鼓樂、龜茲音樂在風格上的聯(lián)系。關(guān)鍵詞:古箏? 行者? 西安鼓樂? 龜茲中圖分類號:J63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3)05-0049-04一、創(chuàng)作緣起魏軍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古箏演奏家、教育家與作曲家,是陜西箏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陜西箏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演奏形式多樣,包含獨奏、重奏,協(xié)奏等,協(xié)奏中又包含有箏與打擊樂、箏與交響樂、箏與鋼琴等形式。最初其作品創(chuàng)作方向主要致力于繼承和發(fā)展陜西箏派的音樂風
藝術(shù)評鑒 2023年5期2023-06-21
- 淺析維吾爾族舞蹈對龜茲樂的傳承
時的西域大國——龜茲,位于現(xiàn)今的新疆庫車,曾是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重鎮(zhèn),創(chuàng)造過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其中就包含起源于西漢、成熟于魏晉南北朝、昌盛于隋唐、衰退于宋元年間的龜茲樂。由于古時龜茲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又常年受到東西方文化的相互熏陶,所以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成為了西域音樂舞蹈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流傳于現(xiàn)新疆地區(qū)的維吾爾族舞蹈是當代中國民族舞蹈中獨具特色的舞蹈種類之一。追根朔源,維吾爾族舞蹈獨到的風格特征深受古代西域諸多國家、民族文化藝術(shù)的影響,而龜茲樂
藝術(shù)評鑒 2022年18期2022-11-05
- 淺談龜茲壁畫樂舞的多元文化特征及歷史價值
46000)1 龜茲石窟與龜茲樂舞壁畫克孜爾石窟開鑿于新疆拜城縣明屋達格山南麓的懸崖峭壁上,始建于公元3世紀,是新疆地區(qū)現(xiàn)存最早、規(guī)模最大、洞窟類型最齊備、影響廣泛的佛教石窟群,它以獨特的洞窟形制和壁畫風格,成為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佛教遺址之一。龜茲樂舞壁畫是克孜爾石窟中最為精彩的一部分,其圖像呈現(xiàn)比較完整??俗螤枠肺璞诋嬘∽C了中國樂舞歷史的面貌,使我們能夠從佛教石窟中來感受當時那動人的龜茲舞姿。舞蹈是一種轉(zhuǎn)瞬即逝的人體藝術(shù),凝固在龜茲壁畫中的舞姿也可視為龜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13期2022-08-24
- 庫木土喇46窟獼猴伎樂的音樂文化考察
——兼論其與龜茲琵琶的關(guān)涉
210013)古龜茲樂歷史悠久,自漢魏始,特別是南北朝以來,在傳往中原的外來音樂中,龜茲樂的影響最大。無論是樂調(diào)、樂器、樂曲還是樂人,均對中原音樂產(chǎn)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庫木土喇石窟位居今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庫車縣,為古西域龜茲石窟寺群中的重要石窟之一,現(xiàn)存有編號的石窟112個,其中13窟、16窟、21窟、34窟、46窟、58窟、68窟均有反映音樂題材的壁畫內(nèi)容存在。其46窟即繪有本文所論的獼猴伎樂圖像,在破壞較為嚴重的西域龜茲石窟中,特別是在遺留有不多音樂題
齊魯藝苑 2022年2期2022-05-18
- 東漢西北地區(qū)國家統(tǒng)治機制探蠡
安定屬國與上郡之龜茲出現(xiàn)了介于“別領(lǐng)”與屬國之間的特殊關(guān)系——特殊“別領(lǐng)”。關(guān)鍵詞:東漢;統(tǒng)治機制;上郡屬國;特殊別領(lǐng);龜茲中圖分類號: K234?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2-0768(2022)02-0065-09西漢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匈奴昆邪王降漢,漢朝“乃分處降者于邊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為屬國”,其后漢朝次第在河西地區(qū)設(shè)立郡縣。關(guān)于此期之歷史,學術(shù)界已有較多之討論,但是,對東漢一朝西北地區(qū)統(tǒng)治模式之研究卻
荊楚學刊 2022年2期2022-04-16
- 絲綢之路上的龜茲琵琶(一)
周菁葆摘要:龜茲石窟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佛教建筑,其中有許多有關(guān)琵琶的描繪。琵琶出現(xiàn)在龜茲石窟最早是公元3世紀,一直延續(xù)到公元8世紀。其中有五弦琵琶、三弦琵琶、三弦阮咸﹑四弦阮咸、曲項琵琶等。其中,五弦琵琶使用最多。歷代文獻中都是記載琵琶(即曲項琵琶)在先,五弦琵琶在后,而實際龜茲石窟壁畫中很少使用曲項琵琶,五弦琵琶使用最多。其次,所有文獻中都沒有記載龜茲樂有阮咸,而阮咸則是龜茲音樂中使用僅次于五弦琵琶的代表樂器。關(guān)鍵詞:絲綢之路? 龜茲? 石窟? 琵琶龜茲國
樂器 2022年3期2022-03-16
- 三部龜茲樂考辨
有較大比重,其中龜茲樂的地位尤為突出?!端鍟ひ魳分尽酚嘘P(guān)于龜茲樂的詳細記載:“龜茲者,起自呂光滅龜茲,因得其聲。呂氏亡,其樂分散,后魏平中原,復(fù)獲之。其聲后多變易。至隋有西國龜茲、齊朝龜茲、土龜茲等,凡三部……”①[唐]魏徵等撰《隋書》卷15,中華書局1973 年版,第378 頁。此段文獻涉及隋唐宮廷龜茲樂部的來源、樂曲、樂隊編制等內(nèi)容,是研究龜茲樂的重要史料。對于其中所載的三部龜茲樂,前人相關(guān)文論中雖有所涉及,但大多未做專門考述,觀點亦存在分歧。②介永
音樂研究 2021年4期2021-11-27
- 龜茲都城探析*
文物考古研究所)龜茲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其疆域以庫車綠洲為中心,北據(jù)天山,南臨大漠,極盛時期其地東連焉耆,西抵據(jù)史德(今新疆巴楚)。漢代龜茲王居延城[1],唐代稱“伊邏盧城”[2],是古代西域重要的政治、經(jīng)濟、交通、文化中心[3]。關(guān)于龜茲都城,《漢書》等史籍中略有記載,《水經(jīng)注》中載有其地望。清代,對龜茲國及其都城的考證以李光廷[4]、徐松[5]等為代表,“龜茲國,治延城,唐為安西都護府治”近為共識,但關(guān)于都城位置仍有不同觀點[6]。20世紀50年代
考古與文物 2021年4期2021-11-16
- 教材再出版時會修訂嗎?
高句麗 天可汗 龜茲筆者把這些注音過的漢字一一羅列出來。只要在書本中出現(xiàn)的,不管在正文內(nèi)容中還是資料說明中,甚至在插圖上,共出現(xiàn)有36處漢字被注音的情況。這些被注音的字,根據(jù)漢字的內(nèi)容性質(zhì)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歷史人名、地名和族名等。第一類人名:桀(jié)——第10頁、紂(Zhòu)——第11頁、李悝(kuī)——第15頁秦王嬴(Yíng)——第48頁、劉濞(bì)——第55頁、單(chán)于——第58頁、呼韓邪(yé)——第59頁、許攸(yōu))——
啟迪·中 2021年2期2021-09-10
- 淺談龜茲樂舞課程訓練的時代價值
路上,西域地區(qū)的龜茲樂舞是古代西域樂舞的集大成者,在絲綢之路綠洲城郭中,龜茲樂舞流傳時間最長傳播范圍最廣。龜茲自古以來就有樂舞傳統(tǒng),以“管弦伎樂,特善諸國”著稱。龜茲樂舞是以器樂演奏、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為一體的綜合樂舞藝術(shù)。從當下來看,龜茲樂舞復(fù)現(xiàn)更是中國古典舞蹈中重要的研究內(nèi)容。一、高校龜茲樂舞訓練的時代價值(一)“龜茲樂舞課程”訓練價值《通典》中描述龜茲樂時載:“皆初聲頗覆閉緩、度曲轉(zhuǎn)急躁……舉止輕飆,或踴或躍、乍動乍息,翹腳彈指,撼頭弄目,情發(fā)于中,
紅豆教育 2021年11期2021-09-10
- 從龜茲到庫車的距離
的行走,我真想從龜茲走到庫車。這個想法顯然十分荒唐,但我還是要固執(zhí)的認定,龜茲和庫車本來就是兩個被時空對立著同時又一直血脈相連著的時光生靈。從這個角度來看,我的想法就并不荒唐了,因為我所奢望行走的,只是兩個生靈之間的歷史距離和文化空間。雖然有種種文獻和史料在誘導我們對遙遠的龜茲古國合情合理和不著邊際的想象,但我們還是沒有一個人敢理直氣壯的說出第一個或者第一批進入龜茲的古人到底是誰,更無法說清他們來到龜茲的真正原因。是因為逃避戰(zhàn)亂?還是因為天災(zāi)人禍呢?但有一
散文詩世界 2021年2期2021-07-27
- 《龜茲石窟題記》出版
11月,三卷本《龜茲石窟題記》由中西書局出版。該書由趙莉、榮新江主編,收錄研究了散落于古龜茲境內(nèi)的克孜爾、庫木吐喇、克孜爾尕哈、森木塞姆、瑪扎伯哈、蘇巴什、亦狹克溝七處石窟內(nèi)的850道婆羅謎文題記,語言以龜茲語、梵語為主,也有個別據(jù)史德語、回鶻語、粟特語等其他胡語題記,還收錄了新疆龜茲研究院所藏婆羅謎文木簡、木牘、殘紙、墨書陶片等圖片資料。第一卷《題記報告篇》主要對帶有題記的洞窟、題記位置進行描述,并對題記進行分類、說明、轉(zhuǎn)寫、轉(zhuǎn)錄、翻譯和注釋。第二卷《圖
西域研究 2021年1期2021-04-17
- 從龜茲石窟寺探索西域信仰文化藝術(shù)的發(fā)展道路(上)
童麗潔【摘要】龜茲石窟的文化價值在西域文化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對后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為了更好地探究龜茲石窟的現(xiàn)狀以及了解西域信仰文化藝術(shù)的發(fā)展道路,本文首先對龜茲古國及龜茲信仰文化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其次分析了龜茲石窟寺的現(xiàn)狀,探究了解其名稱的由來以及發(fā)展的狀況,探究西域信仰文化藝術(shù)的發(fā)展歷程,最后剖析龜茲石窟寺的信仰文化價值與藝術(shù)成就,為往后的相關(guān)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娟P(guān)鍵詞】龜茲石窟;文化價值;西域信仰文化;龜茲【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2期2021-04-01
- 佛教傳播過程中的龜茲樂舞
21000)一、龜茲古國1.歷史上的龜茲王國龜茲古國自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9世紀,大約存在了一千多年。在唐高僧玄奘《大唐西域記》中記載“龜茲,文字取則印度,粗有改變”。龜茲的發(fā)音可追溯至公元前1世紀,有文字記載是在《前漢書》中,“它北倚天山南涉塔里木河,中間含木扎提河,渭干河和庫車河,東部有迪那河”。其中心位置位于今新疆的庫車縣,由于占據(jù)西北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路,漢帝國為了打通絲綢之路,在這里爆發(fā)了戰(zhàn)役,迫使匈奴人的勢力退出了西域,龜茲成為最先接受漢文化的國家
大眾文藝 2020年9期2021-01-27
- 華風遇西域
,旅居的大食人和龜茲舞女。西域有國三十六,最盛久者亦屬龜茲。從強漢到盛唐,龜茲在萬里之遙的西域見證了中原王朝的興衰分合。吾輩所讀史書大多是以中原視角來看待華夏的變遷。這種誰先歸化中原文明,誰后歸化中原文明的想法,試圖論資排輩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作為一個中原人,晚學認為這是狹義的視角。這種視角不僅是對中原文明的誤讀,也在一定程度了導致了內(nèi)地對新疆的誤解。新疆的歷史與文明亦是中華的一部分。晨光炯炯照玉勒,華風熠熠生衡門。泱泱中華,正走在努力實現(xiàn)復(fù)興夢的路上。吾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0年6期2020-12-17
- 中原樂舞在發(fā)展中對龜茲樂舞的借鑒探究
舞蹈風格[1]。龜茲樂舞自南北朝開始便盛行不衰,舞蹈節(jié)奏的特點就是熱烈而歡快、嫵媚而動人,重現(xiàn)了大唐繁榮昌盛的景象,舞蹈震撼人心,受到唐代人民廣泛的喜愛。因此,本文重點針對龜茲樂舞的特點以及對唐代中原樂舞發(fā)的影響進行討論探究。一、中原樂舞與龜茲樂舞的交流早在原始社會時期,舞蹈和音樂便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古代先民在狩獵、耕種、畜牧和戰(zhàn)爭等方面都采用樂舞來祈福慶祝。中原樂舞兼收薈萃各代歌舞所長,融合西域少數(shù)民族歌舞精華,完美展現(xiàn)大唐萬國來朝,博采眾家之長的盛世
北方音樂 2020年17期2020-12-06
- 陸上絲綢之路的東西文化交流對古龜茲佛教石窟紋飾的影響
西方文化交流對古龜茲佛教石窟紋飾的影響方面進行全面、廣泛、深刻的探討。【關(guān)鍵詞】絲綢之路;龜茲;克孜爾千佛洞;佛教石窟;紋飾【中圖分類號】K879.2 【文獻標識碼】A前言古龜茲是漢唐時期西域的大國。作為西域軍事重鎮(zhèn),漢朝西域都護和唐王朝設(shè)立的安西都護府都位于龜茲境內(nèi);作為絲路交通樞紐,占據(jù)地利,與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密切,并衍化出了自己的語言文字,即吐火羅語B種(Tocharian B),掌握著艾德萊絲綢、“丘慈錦”的紡織工藝,且發(fā)展出了大規(guī)模畜牧業(yè)。龜茲
中國民族博覽 2020年5期2020-07-04
- 龜茲古國
我的佩劍:這里是龜茲我將會隱身于我的夙愿:這里依舊是龜茲那波斯曲調(diào)的水分讓我在某一個地方秘密地活著戰(zhàn)爭、苦役、罪人的刀口,將我棄于沙土智者在流放中,抵達了我絲綢的音律劫掠者,在自己的貪婪中面壁——我是壁畫中最高的修辭被剜去雙眼的造像,賜予我更多的星宿這里有更多不屬于誰的酒釀、經(jīng)文、烈馬在干澀的海鹽中,我會過去在一部會被讀錯名字的古籍里消失在一個詩人的漢語中——我存在于:龜茲
作品 2020年6期2020-07-04
- 龜茲石窟的歷史價值及其存在的現(xiàn)實意義
窟前鳩摩羅什銅像龜茲是中國古代西域舉足輕重的城邦國之一,其疆域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北依天山,南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與姑墨與疏勒接壤,東抵鐵門關(guān)與焉耆為鄰,成為“東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的城邦大國。其大致范圍包括現(xiàn)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克蘇地區(qū)八縣一市、喀什地區(qū)的巴楚縣以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輪臺縣等地。都延城,唐代稱伊邏盧城(今庫車東郊皮朗古城)。《漢書·西域傳》載“龜茲國,王治延城······南與精絕、東南與且末、西南與扜彌、北與烏孫、西與姑墨接。
新疆藝術(shù) 2019年3期2019-07-17
- 龜茲佛教造像制作工藝探析
歐陽暉摘 要:龜茲豁達開放、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色,使其成為重要的佛教圣地,并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佛教文化與佛教藝術(shù)。龜茲佛教造像作為重要的雕塑藝術(shù),其制作工藝精湛,具有選材精良、種類豐富等特點。龜茲石窟造像和佛寺雕塑,不僅是佛教藝術(shù)東傳的重要史跡和表征,也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關(guān)鍵詞:龜茲;佛教造像;雕塑;制作工藝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程中,自發(fā)明石器和陶器之日起就有了雕和塑的萌芽。此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石器時代的人們逐漸熟練地掌握了石、泥和木的性能及使用技術(shù),在社會生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9期2019-07-15
- 從文化人類學來談古龜茲壁畫藝術(shù)
)一、背景(一)龜茲古國的人文、地理龜茲,曾經(jīng)是西域文明大國,與中原王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壁畫藝術(shù)與龜茲的佛教是龜茲古國文明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龜茲國的地理位置優(yōu)越,以庫車為中心,四周分布著輪臺、沙雅、拜城、阿克蘇、新和等地。龜茲古國境內(nèi)有南北中三道河水,北水就是今天的塔里木河。北靠天山山脈和準噶爾盆地,南臨塔克拉瑪干沙漠,地理位置卓越,這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古龜茲國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鎮(zhèn)之一,也是佛教傳播到中原的兩條路線之一,龜茲國在西域存在了1000多
大眾文藝 2019年16期2019-07-14
- 論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之龜茲樂
00700)一、龜茲概述龜茲,又有丘慈、歸茲、邱慈、屈茨、苦叉、俱支、屈茲、屈支、拘夷等稱謂,位于古絲綢之路天山以南的北道的中心地位,即今天我國新疆的庫車一帶,是我國古代西域著名的的大國之一,也是西域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重心。龜茲國能夠成為西域著名的大國主要源于其地理位置。其一是他的地理環(huán)境,龜茲地區(qū)屬于綠洲城邦,位于天山南部,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和制造業(yè)都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冶煉和制陶技術(shù)也居于先進地位。其二是交通位置,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進行對外貿(mào)易的交通要道。二
大眾文藝 2019年8期2019-07-12
- 淺談“反彈琵琶”在歷史中的可能性
鍵詞】反彈琵琶;龜茲;材質(zhì);技巧【中圖分類號】J63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唐代是琵琶發(fā)展的高峰期。許多著名詩詞皆反映了琵琶在唐代宮廷及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常見如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抑或是其“四弦千遍語,一曲萬重情”。在民間變文《持世菩薩》第二卷有“琵琶弦上,韻合春鶯;簫笛管中,聲吟鳴風。杖敲羯鼓,如拋碎玉于盤中;手弄秦箏,似排雁于弦上。輕
北方音樂 2019年3期2019-06-11
- 《尋沙悟塔》創(chuàng)作談
佛洞采風、多次與龜茲研究所研究人員溝通、了解龜茲壁畫中樂舞形象的特點。為作品中動作特點尋找具體的形象。通過參與國家級課題《龜茲樂舞壁畫復(fù)現(xiàn)》積累對龜茲風格特點的認識。在完成龜茲樂舞組合編排的過程中,積累了全面的風格認識和龜茲樂舞文化的基礎(chǔ)性知識。除此之外,觀看了相關(guān)紀錄片、擴充素材、研讀相關(guān)文圖資料,同時,經(jīng)過咨詢專家和反復(fù)斟酌,調(diào)整了舞蹈風格特點,對舞蹈的結(jié)構(gòu)、及整個創(chuàng)作的形式感和畫面語言進行重新的調(diào)整與梳理。二、作品實施(一)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制作上,我選擇
戲劇之家 2019年14期2019-05-31
- 漢龜二體五銖錢問題探究
錢是漢朝時期西域龜茲國鑄造使用的貨幣。受中原文化影響,這種錢幣一面為漢文,一面為龜茲文。龜茲五銖自三、四世紀就流通于龜茲本土,終于七世紀中葉,是龜茲地區(qū)一種重要的法定貨幣。關(guān)鍵詞:龜茲;庫車;漢朝;五銖錢文章編號:978 -7 - 80736 - 771 -0(2019) 01 - 011 - 04龜茲國經(jīng)濟面貌龜茲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北道上的一個綠洲國家東起今庫爾勒以接焉普,西抵巴楚北依天山,南臨塔克拉瑪干沙漠?!皷|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其中心地在
長安學刊 2019年1期2019-03-17
- 隋唐時期龜茲樂的發(fā)展及演變
510665)龜茲樂是西域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代表與精髓,其節(jié)奏明快,熱情奔放的表演風格自傳入起就深受各朝人民的喜愛。龜茲樂傳入中原,豐富和影響了中原地區(qū)的文化藝術(shù),與中原地區(qū)的文化藝術(shù)不斷交流與融合。隋唐之前,龜茲樂已經(jīng)傳入且兼容本土音樂的特征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隋唐時期,國力強盛,經(jīng)濟繁榮,文明藝術(shù)高度興盛開展,龜茲樂也達到了其發(fā)展的高潮,成為了隋唐宮廷音樂,獲得了統(tǒng)治階級的認可。本文主要探討了龜茲樂自傳入后在隋唐時期的發(fā)展與演變,從發(fā)展的有利條件、地位、種
黃河之聲 2019年2期2019-01-23
- 論早期佛教文化對龜茲樂舞的影響
,為婆羅門種姓。龜茲是西域佛教中心之一,羅什出生后,適逢佛教文化繁盛之時。當時西域各國王族普遍崇信佛教,故羅什7歲時便隨母出家。龜茲是小乘佛教的國度。鳩摩羅什是龜茲大乘佛教最初的傳播者和推行者,他以對佛教經(jīng)典的熟知和以卓絕的才智、精妙的見解、超人的辯才,在龜茲及北道諸國掀起了一個大乘隆興的高潮。龜茲的大乘佛教一時間名滿西域,為這一古來的佛教中心賦予了更新的含義。出身于龜茲古國的鳩摩羅什,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2.佛教盛行的龜茲古國“龜茲”一詞最
新生代 2018年23期2018-11-13
- 龜茲石窟寺院中的連通建筑
要:主要分析了古龜茲國石窟寺院中的“連通建筑”。連通建筑指的是石窟寺院中連接單個洞窟、洞窟組合、區(qū)段等不同單元的建筑結(jié)構(gòu),包括前室、階梯、甬道、小徑和廣場。針對連通建筑的調(diào)查表明:石窟寺院乃是一處經(jīng)過精心規(guī)劃且功能完備的宗教聚落,連通建筑的存在使得寺院內(nèi)不同單元之間實現(xiàn)了實際的或者象征性的連接。除分析尚存的連通建筑的不同類型之外,也試著提供適用的理論分析方法,以此加深對石窟寺院運作機制的理解。最后,基于龜茲石窟寺院中的相關(guān)資料,認為連通建筑這一概念可沿用至
敦煌研究 2018年2期2018-11-12
- 龜茲壁畫藝術(shù)形成過程研究
李娜圖1 “龜茲國,王治延城,去長安七千四百八十里,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勝兵二萬一千七十六人。南與精絕、東南與且末、西南與捍彌、北與烏孫、西與姑墨接。能鑄冶,有鉛。東至都護治所烏壘城三百五十里?!盵1]在較長的歷史時期,龜茲國是絲綢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道的重鎮(zhèn),宗教、文化、經(jīng)濟等極為發(fā)達,公元初年前后,佛教傳入龜茲。公元3世紀中葉,龜茲佛教進入全盛時期,繪制了大量的壁畫藝術(shù),它們分布在六個主要的石窟群里:克孜爾石窟、庫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
上海視覺 2018年2期2018-04-15
- 2006—2016年龜茲舞蹈研究綜述
830000)“龜茲”一詞最早見于《前漢書》,五代至宋稱之為“龜茲回鶻”,定名“庫車”則是元代以后,庫車是維吾爾族和土著民族融合以后才出現(xiàn)的,也可以說他們就是“龜茲城的人”。牛龍菲在《古樂發(fā)隱》一書的前言中說:“華夏音樂文化,在古代主要是通過河隴區(qū)域,向西傳播,從而對中亞、西亞、北非及歐洲音樂文化施予了一定的影響。秦漢之后,東漸中國的西域文化,其中有些成分,正是早期西傳的華夏音樂文化。在絲綢之路上,各國各民族的音樂文化西傳、東漸、播布、回授,猶如機梭織棉一
大眾文藝 2018年22期2018-01-28
- 大漠古邑龜茲
階,走上佛塔,為龜茲僧侶信徒們講經(jīng)說法?!?978年,一場大雨之后,洪水沖塌了新疆庫車縣蘇巴什佛寺遺址一座佛塔的部分塔基,考古工作者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一具女性的骸骨。這具完整的人類骨架非常有特點,因為她的頭顱異常扁平,這與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所記錄的龜茲人“生子以木押頭”的習俗非常吻合。龜茲,這個古老的國度,便以這樣特別的方式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天山的雪水匯流成河,發(fā)源于木扎爾特冰川的木扎爾特河和發(fā)源于汗騰格里峰的克孜爾河匯聚成塔里木河的重要支流——渭干河。在古
財經(jīng)國家周刊 2017年26期2018-01-04
- 龜茲樂舞知多少
●清風龜茲樂舞知多少●清風“絲路行”國家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涉及65個國家和地區(qū),我們會在新欄目“絲路行”中為讀者帶來沿路國家和地區(qū)最美的人文景色??俗螤柺叩谄呤咧魇矣覀?cè)壁的龜茲樂舞(流失海外)古代西域地區(qū),樂舞藝術(shù)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這里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豎箜篌。古龜茲地區(qū)作為西域文化的重要搖籃,可謂是樂舞的圣地。因此,龜茲壁畫不僅是“佛教故事的海洋”,也是一部流淌著靈動音符和美妙旋律的樂舞史詩
海外星云 2017年20期2017-11-01
- 龜茲樂舞知多少
出現(xiàn)了豎箜篌。古龜茲地區(qū)作為西域文化的重要搖籃,可謂是樂舞的圣地。因此,龜茲壁畫不僅是“佛教故事的海洋”,也是一部流淌著靈動音符和美妙旋律的樂舞史詩。體態(tài)輕盈、舞姿曼妙的伎樂天人,或彈琵琶與阮咸,或吹長笛與排簫,從他們唇尖、指尖流出的天樂,似要破壁而出,置身其間,令人流連忘返。樂舞場景與佛教故事相伴出現(xiàn)在龜茲壁畫中,是佛教文化內(nèi)涵的一種反映:宗教儀軌往往與一定的藝術(shù)形式相結(jié)合。樂舞藝術(shù)不僅能夠激發(fā)信眾對佛教的宗教情感,有助于他們對佛教的理解,促進僧侶的佛教
海外星云 2017年19期2017-10-26
- 龜茲壁畫“殺犢取皮”
任平山內(nèi)容摘要:龜茲石窟中存在一種特殊的佛傳壁畫,圖像以“佛陀為比丘說法”為中心,人物旁邊繪制一只臥牛和一張獸皮。經(jīng)過圖像分析及文獻比對,筆者認為相關(guān)圖像可對應(yīng)戒律故事“殺犢取皮”。關(guān)鍵詞:龜茲;克孜爾石窟;鄔波難陀;皮革;戒律中圖分類號:K879.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7)04-0039-04The Painting of“Asking for Calfs Leather”in the Qiuci MuralsREN
敦煌研究 2017年4期2017-09-06
- 絲綢之路上的龜茲
地】絲綢之路上的龜茲●王曉明2017年5月,“一帶一路”峰會在我國隆重召開,來自世界各國的領(lǐng)導同聚北京,定下了“加強國際合作,實現(xiàn)共贏發(fā)展”的目標。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是“一帶一路”呢?小朋友們肯定都答出來了,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今天,我們就一起到絲綢之路上走一走。絲綢之路指以古代長安或洛陽為起點,經(jīng)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地中海到歐洲的陸上通道,也是古代東西方貿(mào)易往來的道路。因為中國古代盛產(chǎn)絲綢,所以這條道路被稱為絲綢之路。絲路
小學生學習指導(小軍迷聯(lián)盟) 2017年9期2017-08-07
- 論述類文本閱讀
成后面的問題。古龜茲地區(qū)是西域文化的重要搖籃,樂舞的圣地,而龜茲壁畫不僅是“佛教故事的海洋”,也是一部流淌著靈動音符和美妙旋律的樂舞史詩。樂舞場景與佛教故事相伴出現(xiàn)在龜茲壁畫中,是佛教文化內(nèi)涵的一種體現(xiàn):宗教儀軌往往與一定的藝術(shù)形式相結(jié)合。在命名為“音樂家窟”的克孜爾石窟第三十八窟,各壁滿繪的精美佛教故事壁畫中,可見大量的樂舞場面,尤以兩側(cè)壁上方的“天宮伎樂”聞名天下。二十八身伎樂天人的樂舞場面熱烈,氣勢宏大,與主室正壁塑繪結(jié)合在一起,表現(xiàn)了佛教發(fā)展中開啟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24期2017-07-10
- 龜茲彌陀凈土信仰流播初探
摘要:龜茲是佛教東傳的前沿和咽喉地帶。從龜茲僧侶傳譯彌陀信仰經(jīng)典和現(xiàn)存龜茲語所書寫的具有彌陀信仰內(nèi)容的經(jīng)典來看,彌陀信仰隨著大乘佛教在龜茲本土人中流傳。安西都護府時期,出現(xiàn)了漢傳大乘佛教向龜茲的回傳。從龜茲石窟的凈土藝術(shù)來看,安西都護府時期龜茲漢人主要流行彌陀信仰,漢人彌陀信仰在龜茲回鶻時期繼續(xù)存在影響,吐魯番地區(qū)彌陀信仰亦對龜茲產(chǎn)生影響。所以,彌陀信仰確實曾在龜茲有一定程度的傳播。關(guān)鍵詞:龜茲;彌陀信仰;凈土中圖分類號:B9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西部學刊 2017年5期2017-06-06
- 閑話龜茲
”的地理發(fā)現(xiàn)——龜茲由此浮出水面。西域,無論漢人還是匈奴人,都以為它不過是一片不毛之地,不會也不可能對自己產(chǎn)生什么影響,更不要說是什么威脅了。而冒頓大單于下達一個看似無足輕重的決定后,自己又摟著美妾喝酒去了。當他自己將這件事都忘了的時候,卻不曾想到,漢朝皇帝們的目光被牽引到了這里。事情是這樣的:“紅胡子”右賢王神不知鬼不覺地長途奔襲河南地(今河套以南地區(qū)),滿以為會大獲而歸,卻不曾想被灌嬰逮了個正著。“紅胡子”吃了大虧不說,漢朝還寫來一封措辭嚴厲的書信,這
絲綢之路 2016年23期2017-01-05
- 抒海本生及其在吐峪溝壁畫中的呈現(xiàn)
;壁畫;吐峪溝;龜茲中圖分類號:K879.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6)04-0026-07Abstract: B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Buddhist Jataka Story of Dashi Emptying the Sea, this paper interprets relevant murals in cave 44 of the Toyok Grottoes and c
敦煌研究 2016年4期2016-11-10
- 絲路音樂(四)
包含著西域于闐和龜茲等的文化特質(zhì),再加上高昌,三個系統(tǒng)也就形成了人們所說的鼎立之勢。作為絲路音樂早期的組成部分西域音樂,也許呈現(xiàn)最為絕倫的就是龜茲壁畫,精致的畫面描繪不僅是人嘆為觀止,同時也需要我們耐心的查看西域的美術(shù)資料。在這里我們共同分享一下鄒仲華翻譯國外學者對龜茲壁畫描述與分析,壁畫左端的五弦琵琶,美中不足的是沒有畫上弦軸,但整體形狀時髦漂亮,可愛的月牙形的音響孔,他把它看成象美少年的酒窩。這是對德國系統(tǒng)弦樂產(chǎn)生影響的有力證據(jù),上邊的簫的構(gòu)造,中央橫
音樂天地(音樂創(chuàng)作版) 2016年4期2016-07-28
- 龜茲
”,這個地方就是龜茲,位于今天中國新疆的庫車、沙雅一帶,一個古代東西方人種和文明匯聚的地帶。憑借地處東西方十字路口的天然優(yōu)勢,龜茲樂在本土深厚音樂文化的基礎(chǔ)上又吸收了西域、天竺乃至中原音樂元素,形成了古代東方世界最具代表性的音樂類型。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里,龜茲也許早已習慣了作為一個音樂王國令遠近民族、邦國,不分大小強弱,趨之若騖。古絲路上的文明交流,促成龜茲樂在古代東方樂舞藝術(shù)格局中發(fā)揮了基底性作用。同時,以隋唐為代表的中原王朝以其空前的文化自信力接納了以龜
絲綢之路 2016年7期2016-05-14
- 西域歷史的龜茲
瞿萍龜茲自古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位于亞歐大陸深處,遠離海洋,地處西域中心地帶,在塔里木綠洲腹地的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河,龜茲東川水、西川水流經(jīng)境內(nèi),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不僅為這里帶來了豐富的物產(chǎn)、礦產(chǎn)資源,更締造了這里多元、包容的文化傳統(tǒng)。一從龜茲境內(nèi)發(fā)掘的古人類遺址可以看出,龜茲有著悠久的史前文明。早在新石器晚期,龜茲的先民們就在這塊綠洲上繁衍生息,并隨著生產(chǎn)力的進步和社會歷史的變遷逐漸成為地方政權(quán)的城郭國,產(chǎn)生了獨立的政治制度、商貿(mào)貨幣、
絲綢之路 2016年7期2016-05-14
- 華麗典雅的龜茲壁畫藝術(shù)
王勝澤一龜茲是以今新疆庫車為中心的西域古國,史稱屈支、丘茲、屈茨等,也是古代西域佛教文化和藝術(shù)中心之一。龜茲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是西域絲綢之路北道必經(jīng)之地,中西文化在這里交流薈萃,留下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人文遺存,今天龜茲境內(nèi)保存的佛教石窟遺址就達10余處之多,主要集中在庫車、新和及拜城三縣境內(nèi)。其中,位于拜城東部的克孜爾石窟壁畫最為豐富。龜茲壁畫藝術(shù)始于東漢末年的公元3世紀左右,延續(xù)至約11世紀的宋代,經(jīng)歷了七八個世紀的發(fā)展。龜茲石窟壁畫隨佛教在龜茲地區(qū)的
絲綢之路 2016年7期2016-05-14
- 羅什,屬于龜茲
小宇如今,想要在龜茲找到羅什的足跡及影響,只能在龜茲石窟及佛教寺遺址。羅什弘揚大乘豐富了龜茲石窟藝術(shù)據(jù)現(xiàn)有的資料推算,羅什在龜茲生活弘法約37年,從時間上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344-352年,從出生到9歲。9-14歲期間在廚賓等地游學。第二階段是357-385年,從14-42歲。42歲被前秦大將呂光請去涼州(現(xiàn)武威)后再未返回。如今,想要在龜茲找到羅什的足跡及影響,只能在克孜爾石窟。有人認為,龜茲石窟作為佛學思想的載體,造就了少年時代的鳩摩羅什。龜茲石
收藏·拍賣 2016年6期2016-05-14
- 克孜爾石窟壁畫乾闥婆形象中印度元素的本土淺究
】乾闥婆;印度;龜茲一、溯源乾闥婆關(guān)于乾闥婆的形象《妙法蓮華經(jīng)玄贊》中這樣說道:“梵各乾闥婆,此云尋香行,即依樂神,乾闥婆訛也?!弊鳛樘旖鐦飞瘢Y婆的職責是為天部奏樂,在佛教石窟壁畫中,乾闥婆的出現(xiàn)通常會伴有與之形影不離的八部中的另一形象緊那羅。一者琴韻悠揚,二者翩翩起舞,在耆閣崛山佛法大會時常伴佛左右。凡石窟造像中佛左右或龕上亦或窟頂上所刻畫伎樂、歌舞天人,絕大部分應(yīng)是乾闥婆緊那羅形象。古早印度文明中吠陀諸神統(tǒng)稱為提婆,后被譯作“天”,這也是最早天的由
中國民族博覽 2016年3期2016-04-27
- 庫車之戀
橋上,這里曾是古龜茲國的一個渡口。2 000年前,它曾迎來絲綢之路上多少南來北往的商客大賈,又駝送走多少的金銀財寶?比起龜茲時代的古渡口,團結(jié)新橋顯然有點兒冷清,道路兩邊有不少的小商販,似乎是在提醒我,這里曾有過繁盛的商業(yè)文明。有意思的是,這座橋一頭連接著庫車新城,一頭連接著庫車老城,一老一新,猶如古時的龜茲和現(xiàn)在的庫車,真是對比分明,一橋兩地,讓人不由得思緒翩翩,詩意悠悠。庫車蘇巴什古城古國龜茲我知道,龜茲是何其廣大的一個地域,而眼前的庫車僅僅是其中的三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9期2015-11-10
- 龜茲樂舞,洛陽家家學胡樂
艾江濤絲路途中的龜茲樂舞,曾在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的中原,刮起過一陣“胡舞胡曲”的旋風,成為改寫中國樂舞史的新潮流。飛機落地時已是深夜23點,機場大樓上“庫車龜茲”四個大字在夜空中異常顯眼,它提醒我們所到達的這一站,既是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的庫車縣,同樣是“絲綢之路”北道的交通樞紐——古龜茲國的治所。由這里往西,經(jīng)姑墨(今阿克蘇)、疏勒(今喀什),越蔥嶺(帕米爾高原),抵費爾干納盆地,經(jīng)中亞重鎮(zhèn)撒馬爾罕,便可通往歐洲。千百年前,一隊隊商旅、僧侶、藝人,正是穿越這
三聯(lián)生活周刊 2015年43期2015-10-23
- 那美,遼闊得讓人心疼
一的交匯之處——龜茲國,今日的庫車。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轄境相當于今新疆輪臺、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新和6縣市。北枕天山,南臨大漠,西與疏勒相接,東與焉耆為鄰,相當于今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部分地區(qū)。古代居民屬印歐種,它在印歐語分類學的研究中占有舉世公認的重要地位,這使得龜茲成為古印歐語在東方分布最遠點的標志地名之一。在廣袤的天山南北,古絲綢之路上悠揚悅耳的駝鈴聲在風沙中傳得極其遠,在這條漫漫的旅途中,有一個地方會讓所有的旅人放緩
黃河 2015年3期2015-09-21
- 論龜茲樂舞對中原樂舞的影響及作用
610000)論龜茲樂舞對中原樂舞的影響及作用吳夢 (四川大學 藝術(shù)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政治上混亂、社會生活動蕩的時代。然而,正是在其社會大動蕩造成民族大遷徙的同時,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龜茲樂舞在這一時期陸續(xù)傳入中原,使中原舞蹈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和活力。這些美姿妙態(tài),與中原舞蹈的律動風韻迥然異趣。它以一種新鮮的、異國情調(diào)的魅力,沖擊著古老悠久的舞蹈文化。龜茲樂舞;中原樂舞;交流;影響;作用一、龜茲樂舞與中原樂舞的交流中國舞蹈史上最值
戲劇之家 2015年9期2015-06-11
- 龜茲石窟佛傳壁畫與佛神通力
內(nèi)容摘要:在龜茲佛傳壁畫中,有豐富的佛陀一生教化事跡(說法圖),其中蘊含佛陀神通力的非凡表現(xiàn),這是龜茲石窟佛傳壁畫的一個重要特征。這種現(xiàn)象與龜茲佛教尊習說一切有部思想,特別是注重涅槃有密切的關(guān)系。關(guān)鍵詞:龜茲;佛傳;神通;涅槃;說一切有部中圖分類號:K879.25;K879.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5)05-0051-07The Wall Paintings of Buddhas Life Stories in the
敦煌研究 2015年5期2015-05-30
- 龜茲石窟漫步
永井千繪龜茲是一個歷史十分悠久的古國,龜茲石窟就建造在古龜茲國的境內(nèi)。龜茲石窟是龜茲國境內(nèi)石窟的總稱,包括克孜爾石窟、庫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尕哈石窟、瑪扎伯哈石窟、托乎拉克??鲜叩攘幹饕???俗螤柺叩靥幇莩强h。此行,我們七個學生在兩位導師的帶領(lǐng)下進行長達三十八天的臨摹研究龜茲石窟壁畫的課題。我們住在小河附近的賓館,清晨我們迎著朝霞從賓館徒步到對面的石窟,大約有二十分鐘的路程。太陽每天永恒地日落日出,盡管景色很單調(diào),但是由于色調(diào)的變化,眼前
中華兒女·書畫名家 2013年7期2013-12-09
- 淺談龜茲石窟的外來文化影響
倩摘 要:西域的龜茲古國地處絲綢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沖,連接著東西方之間的貿(mào)易。隨著絲綢之路的繁盛,古印度、希臘、伊朗、漢唐等外來文化涌入龜茲地區(qū),對龜茲地區(qū)的本地文化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本文通過對比方法,介紹了克孜爾14窟中外來文化影響因素,展示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下散發(fā)獨特魅力的龜茲文化。關(guān)鍵詞:龜茲;文化交流班固所撰的《前漢書·西域傳》中記載:“龜茲國,王治延城,去長安七千四百八十里?!瓥|至都護治所烏壘城三百五十里?!?span id="j5i0abt0b" class="hl">龜茲國,這一遙遠而神秘的國度,第一次詳
卷宗 2013年6期2013-10-21
- 簡論漢朝與龜茲以和睦友好為主流的交往
史哲·簡論漢朝與龜茲以和睦友好為主流的交往王文濤(河北師范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24)漢代是龜茲政治、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漢王朝與龜茲的和、戰(zhàn)關(guān)系,龜茲王族的興衰更替和龜茲的發(fā)展,都與漢、匈雙方勢力在西域的消長密切相關(guān)。處理和發(fā)展與龜茲的關(guān)系,是漢朝“斷匈奴右臂”和安定河西地區(qū)戰(zhàn)略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和睦友好是漢、龜關(guān)系的主流,雙方的密切交往,使中原和龜茲及西域地區(qū)的經(jīng)濟文化得以順利交流,有利于龜茲和內(nèi)地的發(fā)展。漢代;龜茲;匈奴;西域;民族關(guān)系龜茲
湖湘論壇 2011年1期20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