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質
- 杏鮑菇原生質體制備、再生及其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
菌中已成功利用原生質體遺傳轉化體系選育出優(yōu)良品種。原生質體遺傳轉化是以原生質體為基礎[7],以優(yōu)質高產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為前提,以穩(wěn)定有效的遺傳轉化方法為關鍵步驟。目前食用菌原生質體多集中于其制備與再生條件[8],但劉莉等[9]發(fā)現將制備體系優(yōu)化后所得的原生質體用于遺傳轉化,卻得到較低轉化效率。因此,用于遺傳轉化的原生質體不僅要有高的產量和再生率,也要具備高轉化效率。本研究以杏鮑菇菌株GIM5.344 為材料,通過對裂解酶、酶解溫度、酶解時間、再生培養(yǎng)基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23年21期2023-11-10
- 紫薇葉片原生質體的分離及瞬時轉化
受到很大影響。原生質體是去除細胞壁后由質膜包圍的具有生活力的植物細胞,其制備相對容易,具有活細胞的一切特征。由于沒有細胞壁,原生質體可以攝入細胞核、細胞器基因組或外源 DNA 片段等遺傳物質,是非常好的基因轉化系統,已在蛋白質互作[10]、基因亞細胞定位[11]、細胞融合[12-13]、基因功能分析[14]、基因組編輯[15]等方面進行了應用。目前已成功分離出原生質體的植物有近400種,分布于40余科160余屬,主要為茄科、豆科、禾本科、菊科和薔薇科植物[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2-20
- 煙草根細胞原生質體的制備
50001植物原生質體是去除細胞壁后被質膜包被的活性細胞,廣泛應用于細胞工程和分子生物學研究,如作物改良[1]、突變體創(chuàng)制[2]、基因亞細胞定位[3]和基因沉默與基因編輯[4-5]等。近年來,隨著植物單細胞組學的快速發(fā)展,植物原生質體尤其是擬南芥根原生質體作為組織特異的材料[6-7]被廣泛應用于植物單細胞基因組、轉錄組、蛋白質組以及代謝組學的研究中[8-9],為植物生長發(fā)育和抗脅迫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高活性的原生質體是細胞水平組學分析的基礎,因此植物原生質體
煙草科技 2022年10期2022-11-21
- 萱草原生質體制備體系的優(yōu)化
等植物的花期。原生質體融合技術是傳統育種的輔助手段,不僅能夠克服有性生殖障礙,而且可以促進優(yōu)良性狀的種內、種間、屬間整合,從而獲得有性雜交無法得到的優(yōu)良種質資源[10-11]。狼尾草與天竺草[12]、羊草與小麥[13]、多花黑麥草與小麥[14]采用PEG法進行原生質體融合得到了雜種植株,為野生資源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徑。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培養(yǎng)是進行細胞融合的前提,在植物育種、性狀改良和遺傳轉化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15-16]。植物原生質體是沒有細胞壁的裸露細胞,
湖南生態(tài)科學學報 2022年4期2022-11-11
- 細基江蘺繁枝變種原生質體制備條件優(yōu)化
改良勢在必行。原生質體作為受體材料,已被廣泛應用于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雜交育種等[6-7]。目前研究發(fā)現紅藻的原生質體能夠分化再生成新的藻體。Lafontaine N等[8]從帶形蜈蚣藻(Grateloupiaturuturu)分離獲得了原生質體,并通過培養(yǎng)獲得了再生藻體;Yeong H Y等[9]從張氏江蘺(Gracilariachangii)中分離獲得了原生質體并通過培養(yǎng)也獲得了再生江蘺。原生質體作為轉基因受體材料,其轉化率與原生質體制備的成功率和質量的
漁業(yè)研究 2022年3期2022-07-04
- 舞春花原生質體分離條件的優(yōu)化研究
研究表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是克服遠緣雜交親和性差的一種有效的育種手段[4],故建立舞春花原生質體分離體系,既能為進一步原生質體培養(yǎng)與融合奠定基礎,又能為培育亮黃色矮牽牛及舞春花新品種提供一種新途徑[5]。植物原生質體是指植物細胞壁以內的植物原生質部分。自1960 年首次利用纖維素酶從番茄根尖分離出原生質體以來,目前前人已在水稻、小麥和馬鈴薯等植物中開展了原生質體融合的相關研究,并實現了種質資源的創(chuàng)新[6-8]。而原生質體融合技術必須建立在高效高產的原生質體
上海農業(yè)科技 2022年2期2022-05-13
- 甜菜原生質體制備研究進展
授粉胚株培養(yǎng)、原生質體培養(yǎng)與融合、離體篩選和誘變育種。其中原生質體培養(yǎng)和細胞融合是細胞工程的重要內容。原生質體是除去細胞壁的植物細胞和細菌細胞,仍有正常細胞的全部功能。原生質體可以用來研究無性雜交、亞細胞定位、目的基因的瞬時表達、遺傳轉化和突變體的選擇。植物的原生質體可以為植物遺傳改良、研究生理過程現象提供理想材料。由于原生質體沒有細胞壁的阻隔,可以通過原生質體的融合進行的體細胞雜交,可以克服雜交不親和的問題,為雜交育種提供了新的手段。原生質體的首次提取是
中國甜菜糖業(yè) 2022年3期2022-04-16
- 番茄匍柄霉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體系構建
。PEG介導的原生質體遺傳轉化是最常用的轉化方法,其前提是制備大量可再生的原生質體。目前很多病原真菌均已建立了成熟的PEG介導的原生質體遺傳轉化體系,包括稻瘟病菌、枯萎病菌、紋枯病菌、黑粉病菌、蘋果腐爛病菌等,但有關番茄匍柄霉的遺傳轉化體系仍未見報道。原生質體是通過酶裂解細胞壁獲得的裸露細胞,僅含一層質膜為隔絕外界的唯一屏障,對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極為敏感。原生質體制備與轉化體系現已被廣泛用于生理、生化、遺傳、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研究。由于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22年2期2022-03-03
- 茶樹原生質體制備體系的研究進展
便的替代方法。原生質體可廣泛應用于植物瞬時表達分析。基于原生質體的表達系統不僅可用于酶活性測定,也可用于亞細胞定位分析,還可以用來研究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和轉錄激活,而且原生質體是克服遠緣雜交障礙、創(chuàng)新品種的重要載體[2]。原生質體早在1892年就由Klercker[3]通過機械法從水劍葉葉片中獲得,但一直到1960年,Cocking[4]利用酶解法從番茄根尖獲得產量大活力高的原生質體,原生質體制備研究才真正開始。目前,許多模式植物和糧食作物例如煙草[5
茶葉 2021年2期2021-12-05
- 棉花真葉原生質體分離及瞬時表達體系的優(yōu)化
閻媛媛棉花真葉原生質體分離及瞬時表達體系的優(yōu)化李青,魚海鵬,張子豪,孫正文,張艷,張冬梅,王省芬,馬峙英,閻媛媛河北農業(yè)大學農學院/華北作物改良與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北省作物種質資源重點實驗室,河北保定 071001【】真葉細胞能模擬植物內源條件,建立基于棉花真葉原生質體的高效瞬時表達體系,為快速有效研究棉花基因功能提供方法。以陸地棉TM-1真葉為材料,采用常用的纖維素酶和離析酶組合分離原生質體,探究影響原生質體分離的葉齡、滲透壓、酶解液成分和酶解時間,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21年21期2021-11-19
- 匍匐翦股穎葉肉細胞原生質體瞬時表達體系的建立
1000)植物原生質體是指細胞壁以內的原生質部分,即細胞通過質壁分離后,去除細胞壁的由質膜包被的裸露細胞,具有細胞全能性,其廣泛應用于植株再生[1]、體細胞雜交[2]、基因功能研究[3]、植物生化過程研究[4]等。自1960年Cocking等[5]首次利用纖維粗制酶,從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根尖分離出原生質體以來,現已在擬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6]和煙草(NicotianatabacumL.)[7]中建立了
草地學報 2021年9期2021-10-19
- 甜瓜蔓枯病菌原生質體制備及再生體系研究
能基因需要利用原生質體細胞壁再生進行鑒定[4],因此研究甜瓜蔓枯病菌原生質體的制備及再生體系對上述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厩叭搜芯窟M展】原生質體是一種有組織且具有細胞全能性的生活物質,它可以在人工操作下進行各種分子生物學操作,如細胞融合、細胞壁及完整的植株再生、高分子和病毒的提取等。CaC12/聚乙二醇(PEG)介導的原生質體轉化技術是一種常用的基因功能研究方法,該方法是通過細胞壁降解酶的消化作用去除細胞壁獲得原生質體,并通過聚乙二醇(PEG)的作用將外源DN
福建農業(yè)學報 2021年2期2021-05-31
- 外部環(huán)境條件對香菇原生質體產量與再生率的影響
用的育種手段是原生質體技術,這一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縮短食用菌的育種周期,但是,此項技術還未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實施,目前由原生質體技術所派生出的育種技術主要有以下4類,原生質體誘變、原生質體轉化、原生質體融合、原生質體單核化。相對于其他育種方式而言,原生質體育種具有育種周期短、效率高的特點,同時對于食用菌的品質、產量以及抗性都有顯著的提升效果,進而提高香菇的育種水平。這個過程里面原生質體育種的基礎是原生質體的制備和再生。所以,本文重點研究外部環(huán)境條件
新農業(yè) 2020年21期2020-11-19
- 茉莉花原生質體瞬時表達體系的建立及應用
草、番茄、玉米原生質體細胞,煙草葉肉細胞,煙草BY-2細胞以及洋蔥表皮細胞等介導的基因瞬時表達體系已被廣泛應用于目標蛋白表達、亞細胞定位、啟動子及蛋白活性檢測、蛋白互作等基因功能研究分析[6-9].現階段植物細胞的瞬時轉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在花卉植物上的研究相對較少.然而,異源受體細胞對同一蛋白的表達效果可能存在差異[10],為了使目標基因的表達產物正確折疊,修飾并精準定位于相應的亞細胞結構,選擇同源植物細胞瞬時表達分析可增加研究的準確性.前人在茉莉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6期2019-12-04
- 裂殼菌L-14原生質體制備與再生體系構建
對L-14菌株原生質體制備與再生進行研究,對進一步揭示其在植株中的定殖分布規(guī)律、闡明其促生和生防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厩叭搜芯窟M展】不同真菌的由于生物學特性差異,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條件也有所不同,常用的細胞壁降解酶有崩潰酶、裂解酶、纖維素酶、蝸牛酶和葡聚糖酶等,酶解溫度多數為26~30 ℃,酶解時間根據菌株特點差異較大[12-13],另外穩(wěn)滲劑的選擇也影響原生質體是否易于呈現分散狀態(tài)[14]的關鍵因素,一般都需要探索及優(yōu)化?!颈狙芯壳腥朦c】合適的制備條
西南農業(yè)學報 2019年6期2019-07-18
- 柄藍狀菌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條件優(yōu)化
G/CaCl2原生質體轉化[4-5],電擊轉化[6-7],農桿菌介導轉化[8-9],基因槍轉化[10],限制性內切酶介導轉化[11],其中PEG/CaCl2原生質體轉化法和農桿菌介導轉化法是現在絲狀真菌使用最多的轉化方法[12]。農桿菌介導法雖然受體形式多樣,轉化效率高,但其在轉化過程中會在轉化體系中引入外源片段[13],并且操作復雜,周期長,轉過過程容易受影響[14]。PEG/CaCl2原生質體方法操作簡單,轉化效率高,整合度高,并且容易得到多拷貝而成為
武漢工程大學學報 2018年6期2019-01-02
- 不同酶液組合對椪柑原生質體分離的影響
225009)原生質體指采用酶解法或機械法去掉細胞壁的裸露活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育成完整的植株,同時,原生質體也是一種理想的單細胞系統[1]。因此,原生質體可以為現代生物技術研究的諸多方面提供有利的試驗材料,已被廣泛地應用于植物基礎理論研究和遺傳改良中[2-3]。然而,原生質體技術應用的首要前提是分離出高質量的原生質體。由目前的研究現狀可知,影響原生質體分離的因素主要有分離起始材料、預處理、酶液組合和濃度、酶解時間、滲透壓等。其中,酶液組合是影響原生質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8年21期2018-12-05
- 花椒原生質體分離與培養(yǎng)研究
為融合異源植物原生質體,培養(yǎng)雜種植株,獲得理想的優(yōu)良新種質。因此,花椒體細胞雜交技術體系,是實現花椒種質創(chuàng)新及性狀改良的一個有效途徑。而體細胞雜交的前提是原生質體的有效分離與培養(yǎng),但目前尚未見花椒原生質體分離與培養(yǎng)方面的報道。采用酶解法,以韓城大紅袍試管苗花椒葉片和鳳縣大紅袍花椒愈傷組織及懸浮細胞為試驗材料,對花椒原生質體分離條件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并從花椒試管苗葉片剝離的原生質體為試驗材料,對影響花椒原生質體培養(yǎng)的因素進行了探究,建立了穩(wěn)定高效的花椒原生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8年6期2018-12-01
- 秦艽的原生質體培養(yǎng)
品的關鍵手段。原生質體培養(yǎng)導致基因水平的變異是普遍的現象[8],這種變異為植物育種提供了新的途徑[9]。制備原生質體常用的植物材料一般有葉片、子葉、下胚軸及愈傷組織等[10-12]。本研究對秦艽愈傷組織誘導和原生質體培養(yǎng)及再生進行了試驗,以期獲得性狀優(yōu)良的愈傷組織,同時研究原生質體分離和再生的條件,為進一步開展秦艽大規(guī)模細胞培養(yǎng)及秦艽的品質改良工作奠定基礎。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秦艽種子,采集于陜西省隴縣的秦艽種植基地。1.2 試驗方法1.2.1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8年17期2018-10-11
- 玉米葉片原生質體的制備及瞬時轉化體系的建立
)1 引言植物原生質體是指植物細胞用一些手段如酶解法、機械法等除去細胞壁,形成由單層細胞膜包裹的細胞質[1]。原生質體由于沒有細胞壁,相對容易攝取外源遺傳物質,使外源DNA在原生質體中快速表達并可按既定方向進行培養(yǎng),是植物作為遺傳轉化的理想材料[2],同時原生質體也是獲得細胞無性系和選育突變的優(yōu)良起始材料[3],因此,原生質體是開展基礎研究的理想材料。玉米原生質體由于制備方法相對簡單,轉化效率較高,常用于植物瞬時表達系統。植物瞬時表達檢測是一種快速的、高通
長治學院學報 2018年2期2018-08-28
- 大麗輪枝菌原生質體的制備及再生
鑒定,則需要以原生質體作為研究材料,通過再生細胞壁的過程進行鑒定[11],但是目前可供參考的有關大麗輪枝菌原生質體制備及再生體系的研究報道還很缺乏。原生質體是去掉細胞壁的活體細胞,它既可以作為一個單細胞系統來研究細胞分裂與分化、細胞器涉入、細胞壁再生、信號轉導機制、病毒侵染機理、離子轉運等基礎理論,又能通過破碎細胞膜分離出大量完整的細胞器如線粒體、核糖體等,為細胞器的功能、結構、生理生化研究奠定基礎[12-13]。原生質體作為重要的遺傳轉化材料通過PEG-
生物技術通報 2018年7期2018-08-18
- 秀珍菇單孢子菌株原生質體制備條件的優(yōu)化
常規(guī)育種相比,原生質體技術可以實現遠緣雜交、擴大遺傳物質的重組范圍以及基因轉化和定向誘變,獲得有突出優(yōu)良性狀的新型菌株,產生更豐富的遺傳變異[2]。原生質體因去掉了細胞壁的障礙而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顯著提高,是誘變的良好材料[3]。原生質體制備[4]是原生質體技術育種的基礎和重要前提,如何提高原生質體產量及同時保證其較高再生率是此項技術的關鍵研究點。秀珍菇中含有的秀珍菇多糖具有抗氧化[5]、防衰老[6]、抗腫瘤等功效,目前國內研究多集中于秀珍菇多糖提?。?]
生物技術通報 2018年4期2018-05-07
- 馬鈴薯晚疫病菌原生質體制備及再生體系的研究
Cl2)介導的原生質體轉化技術,目前PEG介導的原生質體轉化體系在其他卵菌中也獲得成功,其中包括大豆疫霉[4](Phytophthora sojae)、同絲水霉[5](Saprolegnia monoica)、棕櫚疫霉[6](Phytophthora palmivora)、煙草疫 霉[7](Phytophthora nicotianae)、蔥 疫 霉[8](Phytophthora porri) 以 及 橡 樹 疫 霉[9](Phytophthora ra
生物技術通報 2018年4期2018-05-07
- 香菇YJ-01原生質體制備與再生條件的優(yōu)化
睫[1-3]。原生質體育種可有效縮短育種周期,目前由原生質體育種得到并推廣示范栽培的新品種還未見報道,外加香菇菌絲在原生質體制備過程中會出現原生質體單核化現象[4-5],結合誘變育種、原生質體融合育種可針對性的改良種質[6-7],顯著提高香菇的產量、品質與抗病性[8-17]。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是原生質體育種的基礎,研究采用通用旋轉設計對香菇原生質體制備的工藝及再生條件進行優(yōu)化,期望為香菇原生質體育種工作提供參考。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材料①香菇菌株:
食用菌 2017年5期2017-10-19
- 狹葉柴胡愈傷組織原生質體的制備及純化
葉柴胡愈傷組織原生質體的制備及純化程玉鵬1,2, 李天聰1,林進華1,李玥玥1,寧愿1,馬愛萍1,李弘琨1,王洪月1(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藥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2.哈爾濱師范大學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4)[目的]以狹葉柴胡愈傷組織為材料,旨在篩選出適合愈傷組織原生質體制備及純化的最優(yōu)條件。[方法]研究了酶的種類及濃度、穩(wěn)滲劑種類、酶解時間及蔗糖分離液濃度等因素對狹葉柴胡愈傷組織原生質體制備和純化的影響。[結果]
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年4期2017-05-16
- 冰糖橙葉肉和愈傷組織原生質體分離期間氧化脅迫的比較分析
葉肉和愈傷組織原生質體分離期間氧化脅迫的比較分析蔡小東,曹文娟(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5)通過測定原生質體分離過程中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產生速率、丙二醛含量、超氧物歧化酶活性、過氧化氫酶活性、過氧化物酶活性、還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抗壞血酸含量的變化,以探討柑橘不同來源原生質體再生能力差異的機制。結果表明,在原生質體分離過程中,不能再生的冰糖橙葉片原生質體產生速率和MDA積累量在同一酶解時間均較愈傷組織高;愈傷組織原生質體酶解過程中SO
廣東農業(yè)科學 2017年2期2017-04-27
- 甘藍型油菜異三聚體G蛋白原生質體瞬時表達體系的建立
異三聚體G蛋白原生質體瞬時表達體系的建立陳 云,于一帆,潘淑芬,周 研,葛會敏,劉立軍(揚州大學 江蘇省作物遺傳生理重點實驗室,江蘇 揚州 225009)為建立甘藍型油菜異三聚體G蛋白各組分原生質體瞬時表達體系,以油菜葉片為試材,從試材選取、平搖時間和聚乙二醇濃度方面優(yōu)化了油菜原生質體制備條件和轉化條件。結果表明,選取30 d苗齡葉片、平搖10 min時原生質體游離狀態(tài)最佳,產量為10.73×106/mL,活力可達96.4%。采用30% PEG轉化原生質體
華北農學報 2016年6期2017-01-17
- 截短側耳素產生菌原生質體的制備條件優(yōu)化及再生*
短側耳素產生菌原生質體的制備條件優(yōu)化及再生*都雯玥1,2,王鳴剛1,梁劍平2,陸錫宏2,李雪虎2(1蘭州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蘭州730000;2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蘭州 730000)以截短側耳素產生菌Clitopilus pinsitus為材料,通過單因素和正交實驗,研究菌齡、酶系、酶濃度、酶解時間、溫度及穩(wěn)滲劑對C.pinsitus原生質體制備和再生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制備原生質體的最佳條件為:5d菌齡,0.4mol/L甘露醇穩(wěn)滲劑,2
甘肅科技 2016年9期2016-12-12
- 白及原生質體的分離與純化
3000)白及原生質體的分離與純化徐德林1張 林1儲士潤1韋 欣2錢 剛1鄭明輝3*(1.遵義醫(yī)學院細胞生物學教研室,遵義563000;2.遵義醫(yī)學院醫(yī)學與科技學院,遵義563000;3.遵義醫(yī)學院寄生蟲教研室,遵義563000)為建立起白及原生質體分離純化的技術體系,以白及組培苗葉片為材料,經不同方式預處理后,用不同濃度的纖維素酶、果膠酶、離析酶和甘露醇組合進行酶解,將釋放出來的原生質體用過濾和離心的方法進行純化,最后用熒光素雙醋酸酯(FDA)法對純化的
植物研究 2016年5期2016-11-10
- 普通小麥幼苗葉肉細胞原生質體分離方法的優(yōu)化
麥幼苗葉肉細胞原生質體分離方法的優(yōu)化席海秀 艾可筠 佟少明(遼寧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遼寧省植物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大連 116081)以7日齡小麥幼苗的葉肉細胞為材料,采用正交試驗分析了纖維素酶濃度、離析酶濃度、酶解時間、甘露醇濃度對原生質體分離時的產量和活力的影響;采用瞬時表達技術通過PEG-Ca2+介導法轉化小麥的原生質體,分析了PEG濃度對轉化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小麥葉片原生質體分離的最佳條件為纖維素酶1.5%,離析酶 0.75%,甘露醇0.4
生物技術通報 2016年4期2016-06-13
- 小花棘豆Embellisia內生真菌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研究
sia內生真菌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研究呼吉雅 盧萍 牛艷芳(內蒙古師范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呼和浩特010022)旨在獲得數目多且活力高的小花棘豆Embellisia內生真菌的原生質體,分析和探討該內生真菌原生質體制備與再生的最佳條件,為后續(xù)外源基因轉化奠定基礎。利用酶解法對制備小花棘豆Embellisia內生真菌菌絲的原生質體,研究酶解液成分、pH、溫度、滲透壓穩(wěn)定劑、酶解時間及菌齡對原生質體制備和再生的影響;原生質體在TB3培養(yǎng)基上再生后,研究酶解時
生物技術通報 2015年5期2015-10-24
- 三倍體‘銀中楊’葉肉原生質體制備的優(yōu)化
0083)植物原生質體是獲得細胞無性系和選育突變體的優(yōu)良起始材料,在植物快速繁殖、遠緣遺傳重組、轉基因以及品種改良和創(chuàng)造新類型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2]。利用原生質體可以進行細胞融合和體細胞雜交,能有效克服植物有性雜交不親和現象,擴大種、屬間的基因交流,豐富種質遺傳資源,是一種創(chuàng)造遠緣雜種,獲得同源或異源三倍體、四倍體以及雙二倍體的新途徑[3-4];同時,原生質體又是植物基因工程的理想受體,可為外源基因、DNA 片段、細胞器、染色體捕獲創(chuàng)造一種新方
西北植物學報 2015年9期2015-07-04
- 葡萄原生質體分離及瞬時轉化體系的建立
0193)葡萄原生質體分離及瞬時轉化體系的建立舒小娟,溫騰建,邢佳毅,盧 龍,胡建芳*(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北京100193)為了建立葡萄原生質體進行遺傳轉化的技術,該研究以葡萄品種‘黑香蕉’的葉片和愈傷組織為材料,分析纖維素酶和離析酶的濃度與配比、滲透壓和酶解時間等主要因素對葡萄原生質體分離的影響,探討建立穩(wěn)定、高效的葡萄原生質體分離與瞬時轉化體系,為鑒定目標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礎。結果表明:(1)葡萄葉片原生質體的分離以3.0%纖維素酶和0.7
西北植物學報 2015年6期2015-06-28
- 甘肅野生草地早熟禾原生質體分離與培養(yǎng)研究
野生草地早熟禾原生質體分離與培養(yǎng)研究??e,俞 玲,李玉珠,馬暉玲(甘肅農業(yè)大學草業(yè)學院 草業(yè)生態(tài)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美草地畜牧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甘肅蘭州 730070)建立高效的原生質體再生體系是通過原生質體融合技術培育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新品種的重要前提。以甘肅隴西野生草地早熟禾(LX)和定西野生草地早熟禾(DX)胚性愈傷組織為材料,探索其原生質體游離和培養(yǎng)條件。結果表明,LX和DX原生質體分離的最佳酶液組合為1.5%纖維素
草業(yè)科學 2015年6期2015-06-24
- 大型真菌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研究
40)大型真菌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研究李晶瑩,孫婷婷,張國權,鄒莉*(東北林業(yè)大學,哈爾濱150040)綜述了多種大型真菌原生質體分離和再生技術,并分析了各因素對原生質體分離和再生的影響,為今后大型真菌的菌種選育和轉基因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大型真菌;原生質體;分離;再生大型真菌營養(yǎng)豐富,藥用價值突出,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其主要包括食用菌和藥用菌兩部分。食用菌含有豐富的糖類、多種蛋白質、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味道鮮美,保健功能強。如木耳清爽可口,是“素中之葷
中國林副特產 2015年4期2015-01-26
- 秦巴蛹蟲草原生質體的制備及再生條件研究
0)秦巴蛹蟲草原生質體的制備及再生條件研究馬躍騰,杜雙田,丁 建,紀曉朋,鮑 蕊,李 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目的】 研究秦巴蛹蟲草原生質體制備及再生的最適條件,建立高效制備和再生原生質體的方法?!痉椒ā?以秦巴蛹蟲草無性型菌株CM-16為材料,研究細胞壁裂解酶種類、酶解時間、酶解溫度、菌絲體菌齡及穩(wěn)滲劑種類對原生質體制備及再生效果的影響,并在單因素試驗結果基礎上進行正交優(yōu)化試驗?!窘Y果】 (1)以0.6 mol/L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年9期2015-01-09
- 丹參懸浮培養(yǎng)細胞原生質體的制備和活力檢測
12100植物原生質體是被脫掉了細胞壁、僅有質膜包圍、裸露而生活的植物細胞。質膜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極為重要,例如信息傳遞、能量轉換、物質運輸等生命現象都與質膜有密切的關系[1]。原生質體裸露而具生活力的特性為與植物質膜功能有關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已在細胞水平上揭示了一系列生命過程的本質[2]。植物對誘導子的抵抗反應是在細胞水平上進行的,在整體水平上進行研究受到了各種干擾,而用原生質體作為材料則可排除干擾,對于闡明植物抗逆性的生化過程及在細胞水平上所發(fā)生
生物工程學報 2014年10期2014-10-31
- 籃子魚內臟粗提液制備長心卡帕藻和細齒麒麟菜原生質體的初步研究
寬新的途徑。而原生質體的獲得是進行細胞工程繁育,細胞融合等的重要前提,也為定向改良提供技術支撐。20世紀80年代,有關海藻原生質體研究有很多報道[17-22],但因諸多條件的限制,所制備原生質體效率都不高,大多未能用于海藻繁育的實際應用。近年來,Reedy[23]和 Yeong[24]分別制備出紫菜和江蘺的原生質體。Cheney[25]利用孢子制得原生質體,并通過細胞融合的方法獲得了麒麟菜細胞融合體,獲得了生長速率高的融合體植株。這為通過麒麟菜原生質體,進
海洋科學 2014年5期2014-06-26
- 棘孢小單孢菌原生質體制備條件的優(yōu)化
?棘孢小單孢菌原生質體制備條件的優(yōu)化邱小明1,劉志瓊2(1.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食品與生物工程系,福建 漳州 363000;2.上海皚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620)對棘孢小單孢菌() 原生質體制備條件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將棘孢小單孢菌的孢子接種到種子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36~48h(種液變?yōu)槲⒓t色),轉接于含有0.3%Gly的抑制細胞壁合成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培養(yǎng)48h,加入終濃度為15mg/ml的溶菌酶,37℃,酶解90min得到優(yōu)化的原生質體制備條件,此時原生
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4年2期2014-03-26
- 原生質體紫外誘變選育達托霉素高產菌株
的最佳替代品。原生質體由于去除了外壁障礙,因而對各種誘變劑敏感性較強,往往正突變率高[5],近年來原生質體誘變育種技術被廣泛應用。王曉蕾等[6]通過紫外誘變筑波鏈霉菌原生質體,篩選得到1株高產菌株,與出發(fā)菌株相比,該菌株的他克莫司平均發(fā)酵單位提高51.4%。朱林東等[7]通過紫外誘變始旋鏈霉菌11-2原生質體,獲得高產突變株ZP-07,普那霉素產量比出發(fā)菌株提高101.3%。而目前原生質體誘變選育達托霉素高產菌株尚未見報道。作者研究了達托霉素產生菌玫瑰孢鏈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14年5期2014-03-21
- 葡萄愈傷組織制備原生質體的影響因素研究
俊 吳月燕植物原生質體是一種獨特無壁的單細胞體系,在農業(yè)應用尤其在作物品種改良方面,原生質體再生體系的建立是育種目的得以實現的關鍵因素。原生質體再生培養(yǎng)在許多有經濟價值的物種中已獲成功,而仍有許多重要農業(yè)品種并未研究清楚,包括木本類、谷類、豆類及葡萄。葡萄生長周期長、遺傳背景復雜、基因數量多且多為雜合狀態(tài),以致常規(guī)育種工作進展緩慢,品種改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而原生質體雜交技術則為克服這一障礙開辟了一條可能的新途徑。以葡萄原生質體為材料獲得再生植株從19
果樹學報 2013年3期2013-11-18
- 皮殼青霉原生質體制備及其形成方式研究
展,絲狀真菌的原生質體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生物化學和遺傳育種等諸多領域,尤其應用于原生質體制備、誘變技術進行菌種改良,為進一步研究微生物生理活性提供了有利條件。在生物催化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絲狀真菌以其在抗生素、酶制劑等多方面所具有的廣泛應用價值和市場前景,正不斷成為微生物催化技術所研究的新焦點,并可能成為具有產生巨大潛在食品醫(yī)藥價值的新穎化合物能力的微生物類群[1]。作為1株具有潛在生物催化能力的疑似菌株,研究表明皮殼青霉(Penicillium crust
微生物學雜志 2013年1期2013-07-23
- 玉米、小麥、水稻原生質體制備條件優(yōu)化
草葉片[7]及原生質體[8-10]等。原生質體具有一致性,是比較均一的去除細胞壁的單細胞群體。原生質體處于相同的分離周期,導入的外源基因表達具有較好的同步性;同時不需進行長時間的組織培養(yǎng),制備檢測過程僅需2 d 時間。原生質體瞬時表達體系為研究基因亞細胞定位和基因表達的調控提供了一種方便而有效的實驗系統。因此,原生質體瞬間表達系統至今已廣泛應用于各種研究,包括生產有用的代謝產物[11]、多倍體的產生[12]及植物信號機制研究等[13-16]。1960年,C
生物工程學報 2013年2期2013-06-30
- 狗頭棗葉片原生質體分離研究
。但有關狗頭棗原生質體分離至今未見報道。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過正交設計探索狗頭棗葉片原生質體分離的最佳酶液濃度和甘露醇濃度,為狗頭棗葉片原生質分離提供實驗依據。1 實驗材料與方法1.1 材料實驗用材料為按陳宗禮[3]等方法培養(yǎng)25 d 狗頭棗組培苗。1.2 方法實驗設計:按三因素四水平設計實驗,分別設計纖維素酶(sigma)0.1 g/L、0.25 g/L、0.5 g/L、1.0 g/L 四個濃度水平;果膠酶(sigma)0.2 g/L、0.3 g/L、0.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13年3期2013-04-20
- 適合膜片鉗電流測定的金鐵鎖原生質體制備技術
5]制備金鐵鎖原生質體,并利用全細胞電流記錄手段比較了兩種方法獲得的原生質體的質量,為后續(xù)探討藥用植物與其他植物在細胞膜離子通道上是否存在差異提供合適的研究材料。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與試劑金鐵鎖愈傷組織繼代周期和培養(yǎng)條件按照參考文獻[1]進行,培養(yǎng)基為MS+6-BA 1.0mg/L+2,4-D 0.5mg/L。纖維素酶(Cellulase)R-10,購于上海三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纖維素酶RS,購于Yakult Honsha(Japan);果膠酶(Pe
大連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2年1期2012-09-18
- 阿維鏈霉菌原生質體制備方法的研究
年代以來,各種原生質體操作技術己成為工業(yè)微生物育種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以微生物原生質體為材料的常見育種方法有原生質體再生育種、原生質體誘變育種、原生質體融合育種及基因組重排育種等。筆者圍繞原生質體制備的方法,以工業(yè)阿維鏈霉菌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原生質體制備的研究,旨在為阿維菌素菌種選育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幫助。1 材料與方法1.1 材 料1.1.1 供試菌株 阿維鏈霉菌工業(yè)生產菌株Z1,由武漢天惠生物研究所提供。1.1.2 培養(yǎng)基 鏈霉菌孢子培養(yǎng)基
湖南農業(yè)科學 2012年7期2012-07-10
- Annexin V法檢測鹽脅迫下煙草原生質體的早期凋亡1)
樣復雜,尤其在原生質體程序化死亡檢測中受到限制,所以一般常用的方法包括DNA梯狀條帶法、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生物素dUTP缺口末端標記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reaction,TUNNEL)、膜聯蛋白 V(Annexin V)法等。并且需要2種以上的方法結合使用。Annexin V由于能夠與程序化死亡早期細胞的細胞膜結合,被廣泛應用于動物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2年9期2012-07-02
- 毛木耳原生質體制備與再生條件的研究*
130118)原生質體技術是為食用菌細胞生物工程育種提供了新技術,在食用菌育種中具有明顯的開拓性[1、2]。在木耳屬中大量栽培的有木耳和毛木耳2個種,但是有關原生質體的研究卻多集中于栽培量最大的木耳上,而對產量僅次于木耳的毛木耳的研究卻較少[3-6]。本試驗對影響毛木耳原生質體制備與再生的若干條件進行研究,旨在建立起最佳的毛木耳原生質體制備、再生體系,為進一步開展毛木耳等木耳屬食用菌的遺傳育種研究提供技術支持。1 供試菌株供試菌株由吉林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提供
中國食用菌 2012年3期2012-05-30
- 不同培養(yǎng)方式和pH對草地早熟禾原生質體分裂和生長的影響
種優(yōu)勢品種。以原生質體培養(yǎng)為基礎和前提條件的體細胞雜交技術不失為選育草地早熟禾雜種細胞可行而有效的育種途徑之一。Vander等[7]開創(chuàng)了草地早熟禾原生質體培養(yǎng)的先河,Kisten等[8]的研究進一步奠定草地早熟禾原生質體培養(yǎng)的基礎,但目前來看,早熟禾體細胞雜交技術還不成熟,研究相對不夠深入,僅獲得一些階段性成果[9,10]。實驗以草地早熟禾午夜2號(MidnightⅡ)、新格萊德(Nuglade)和橄欖球2號(RugbyⅡ)3個品種的優(yōu)質愈傷組織為材料,
草原與草坪 2012年1期2012-05-13
- 微擬球藻原生質體制備與再生
起步,其中微藻原生質體的制備是基礎。本文旨在尋求一種高效簡便的海洋微藻原生質體制備和觀察方法,從而為在微藻中進行基因工程操作奠定基礎。微擬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是單細胞真胞藻,屬真眼點藻綱,長2~5 μm[1-3],廣泛分布于海水、淡水中。它不僅被廣泛用于水產動物的餌料[4],還是許多高附加值產品的重要來源,如蛋白、色素、多不飽和脂肪酸等[5],是一個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海洋藻種,也是進行遺傳育種改造的良好材料。本研究在 Ch
海洋科學 2012年2期2012-03-14
- 人參皂苷F1轉化菌株的原生質體誘變育種
化能力不穩(wěn)定。原生質體誘變技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菌種選育技術,由于微生物原生質體去除了細胞壁,外界的物質很容易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造成原生質體對外界各種誘變因子的敏感性大大增強,應用誘變劑對原生質體進行處理,有可能在短期內獲得產量高、生產性能好的菌株。本實驗通過對菌株2246原生質體制備和再生過程中的幾個重要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確定了原生質體制備和再生的最佳條件,并對原生質體進行了亞硝基胍(NTG)復合紫外誘變,以期提高菌株2246將GRg1轉化為GF1的能
微生物學雜志 2012年1期2012-01-12
- 里氏木霉40359原生質體制備條件研究
酸二乙酯處理和原生質體融合等方法,使酶的活力得到很大的提高[2]。原生質體沒有細胞壁,對誘變劑反應靈敏,容易得到正突變株,是得到優(yōu)良菌種的有效方法。所以原生質體的制備研究是有必要且有應用價值的研究。本文對影響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40359原生質體制備和再生的條件:包括菌齡、水解酶液的種類及濃度、酶解溫度、酶解時間、再生培養(yǎng)基的穩(wěn)滲劑進行了研究。得到了較好的里氏木霉原生質體制備的條件,為進一步的育種工作奠定基礎。1 材料與方法1.
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1年8期2011-07-09
- 黑木耳菌絲原生質體的制備﹑再生及單核鑒定研究
酶分離了褶皺菌原生質體。原生質體技術開始應用于食用菌研究領域[2]。近年來,原生質體技術取得了較大進展,而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是研究原生質體融合及單核雜交技術的前提條件。本文研究了黑木耳菌絲分離原生質體的主要酶解條件,再生條件及單核化,為以后培育新品種及基因工程研究等奠定基礎。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1.1.1 供試菌株黑木耳菌株黑29由黑龍江省微生物所提供。1.1.2 培養(yǎng)基PDA液體培養(yǎng)基:馬鈴薯200 g(煮汁),葡萄糖 20 g,蛋白胨 3 g,
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1年8期2011-02-20
- 鏈霉菌11371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
的產量,需進行原生質體和分子生物學等技術研究,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礎。但是不同微生物的細胞壁組成各不相同,所以制備其原生質體的最佳條件也存在著很大差異。本實驗通過研究摸索制備原生質體的菌絲菌齡、酶濃度、酶解溫度等條件,獲得制備原生質體的最佳條件,初步確定了鏈霉菌11371制備與再生的最佳條件,為鏈霉菌11371以原生質體為材料的各種研究提供操作平臺。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1.1.1 試驗菌株不吸水鏈霉菌梧州新亞種(Streptomyce
微生物學雜志 2011年5期2011-01-12
- 紅麻原生質體分離條件的優(yōu)化
要意義[2]。原生質體融合是轉移基因組、獲得遺傳重組的一種新方法,也是實現胞質基因重組的途徑,可以克服傳統育種技術的周期長、遠緣不親和等缺點[3]。分離高質量原生質體是進行原生質體融合的前提,而原生質體產量和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材料來源、水解酶組合、酶解時間等因素[4-5]。目前,國內外對植物紅麻原生質體的制備、純化及融合的研究很少。本文對影響紅麻原生質體產量、活力的因素進行了初步探討,旨在確定紅麻原生質體分離的適宜條件,為進一步利用細胞融合技術改良紅麻
大連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0年4期2010-09-26
- 米曲霉F16原生質體的制備和再生研究
芬米曲霉F16原生質體的制備和再生研究劉源慧 鄭 毅 王 婭 鄧琳芬福建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目的:研究菌齡、酶液組成、酶解時間、酶解溫度、滲透壓穩(wěn)定劑、培養(yǎng)基成分等因素對米曲霉F16原生質體制備和再生的影響。結果表明,米曲霉原生質體制備和再生的最佳條件是:菌齡15h,酶液為0.75%纖維素酶、0.75%蝸牛酶、0.5%溶菌酶的混合酶液,酶解時間2.5h,溫度為28℃,最適原生質體再生培養(yǎng)基為含有0.6mol/L NaCl的PDA培養(yǎng)基。米曲霉 原生質體 制
海峽科學 2010年10期2010-01-08
- 草地早熟禾新格萊德胚性愈傷組織原生質體培養(yǎng)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本材料,通過以原生質體培養(yǎng)為基礎的細胞融合技術來改良草地早熟禾其他常見栽培品種的性狀特性,獲得雜種優(yōu)勢后代,達到草地早熟禾優(yōu)良品種選育的目的。迄今為止,細胞融合技術已成為改良植物性狀的重要手段,而從原生質體獲得再生植株是進行細胞融合的先決條件[1]。Vander等[1]建立了草地早熟禾的原生質體懸浮培養(yǎng)體系,獲得了白化苗;隨后Kirsten等[2]也建立了草地早熟禾品種“Geronimo”的懸浮培養(yǎng)體系,并以此懸浮細胞體系為材料獲得原生質體和再生植株。本研
草業(yè)學報 2010年2期20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