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桃
- 多元表征,讓數(shù)學思維之花綻放
——以《認識平均分》教學為例
:老師帶來了6 個桃,要把這6 個桃子分成兩堆。你會分嗎?師:大家可以用圓片代替桃,動手分一分。師:誰來把你分的結(jié)果與大家分享一下?生1:一堆1 個,一堆5 個。生2:一堆2 個,一堆4 個。生3:一堆3 個,另一堆也是3 個。提問:把6 個桃子分成2 堆,同學們想出了三種分法,你更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生:第三種。因為第三種公平,每一份都同樣多。師:在數(shù)學王國中,像這種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認識平均分。追問:要怎樣分才是
小學教學設(shè)計(數(shù)學) 2023年7期2023-07-26
-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
?生2:左邊有4個桃,右邊有9個桃。師引導:誰能根據(jù)桃子的位置再完整地說一說呢?生3:盒子里有9個桃,盒子外有4個桃。師適時稱贊該學生,并追問:誰能像他這樣再來說一說?生4:盒子里有9個桃,盒子外有4個桃。師:誰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呢?生3:一共有多少個桃?師引導:誰能用三句話表示出圖片中的信息和問題?生4:盒子里有9個桃,盒子外有4個桃,一共有多少個桃?師:這題該如何列式呢?生5:9+4。(教師適時板書)師提問:9加4等于多少呢?請同學先想一想,然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6期2023-07-18
- 答案
買桃:第一次買3個桃,第二次到第五次每次先用3個桃核換1個桃,再買2個桃,第六次可以用3個桃核換1個桃,這樣美猴王可以吃到16個桃。字謎游戲:出。第48頁 藥林取水 先把5升的壺灌滿,倒在6升的壺里,這時6升的壺里有5升水;再把5升的壺灌滿,用5升的壺把6升的壺灌滿,這時5升的壺里剩4升水;把6升的壺里的水倒掉,再把5升的壺里的水倒入6升的壺里,這時6升的壺里有4升水;把5升的壺灌滿,倒入6升的壺里,這時5升的壺里有5-2=3升水。第48頁 卡通筆 賺了2
小獼猴智力畫刊 2023年5期2023-05-26
- 淺談小學低段數(shù)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
媽媽解決‘還剩幾個桃’的問題嗎?”“你打算怎么列式呢?”引導學生調(diào)動已有經(jīng)驗,解決實際問題?!叭绻埬銇懋斒圬泦T,9個桃,你打算怎樣拿?”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演示拿桃子的過程,教師結(jié)合同學們的操作過程出示相應的計算過程。學生可能出現(xiàn)4種想法:第一種,從13個桃中一個一個減,減9次;第二種,先從10個桃中減去9個,再和其他3個桃合起來;第三種,先減去盒子外的3個桃,再減去盒內(nèi)的6個桃;第四種,13個桃分成9個桃和4個桃,所以13減去9等于4。學生通過動手操作、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8期2022-10-29
- 上海市桃引種篩選試驗研究
清水”“華玉”5個桃新品種,于2017年—2021年連續(xù)5年,對5個桃新品種在上海市采用露天栽培條件下的物候期、果實品質(zhì)、植株抗逆性等進行了研究,以期為相關(guān)桃新品種的示范推廣提供理論依據(jù)?,F(xiàn)將相關(guān)試驗結(jié)果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地概況試驗在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的中日桃研發(fā)基地(東經(jīng)121°53′31″,北緯30°54′52″)內(nèi)進行。該基地屬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較足,溫度適宜,年平均氣溫為16.2 ℃,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 100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2022年4期2022-08-15
- 5個桃品種在浙北地區(qū)的比較評價
2.1 物候期5個桃品種盛花期均在3月中旬,“京紅”和“朝霞”成熟期在6月上旬,果實生育期79~86 d,屬早熟桃?!俺肌背墒熳钤?,比“京紅”早5 d。“白鳳”成熟期6月28日,果實生育期104 d,屬中熟品種?!昂懊勐丁背墒炱诒取鞍坐P”晚22 d,果實生育期124 d,中熟品種。“錦繡”8月10日成熟,果實生育期144 d,晚熟品種(見表2)。表2 5個桃品種的物候期(2021年)2.2 生長結(jié)果習性田間觀察發(fā)現(xiàn),“京紅”樹勢強,樹姿半開張;“朝霞”
中國南方果樹 2022年3期2022-06-10
- 桃樹不同部位和方位內(nèi)源激素的研究*
形燕紅和沙紅2 個桃品種,試驗采用單株小區(qū),重復3 次。將選定試驗樹標定為基部、中部、上部3 個部分,每部分按著生位置再分為背上、水平和背下3 個方位。1.2 試驗方法于5 月新梢旺長期,采集1 年生枝條、1 年生枝皮、多年生樹皮,果實成熟期采集果實,用冰壺帶回,液氮速凍,低溫保存?zhèn)溆?。采用Elx 800 酶標儀的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16]測定赤霉素(GA)、生長素(IAA)、玉米素核苷(ZR)、脫落酸(ABA)4 種內(nèi)源激素的含量(由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提供試劑
中國果樹 2022年1期2022-04-20
- 打通壁壘 關(guān)聯(lián)本質(zhì)
——《分數(shù)的意義》教學
開數(shù)。(出示1 個桃)這是——生:1 個桃。師:繼續(xù)——(依次數(shù)出6 個桃)師:我們數(shù)的這些數(shù)都是什么數(shù)?是怎么數(shù)的?生:都是自然數(shù)。是1 個1 個數(shù)出來的。師:照這么數(shù)下去,60 個1 就是?600 個1 就是?6000 個1 是?說明:無論多大的自然數(shù)都是由若干個1 組成的。1 就是自然數(shù)中最小的計數(shù)單位。(板書“1”)2.感知整體“1”。師:6 個桃可以用“自然數(shù)1”表示嗎?生:可以裝在一個袋子里,就是1 袋桃。師:同意嗎?還有其他想法嗎?生:1 盤
小學教學設(shè)計(數(shù)學) 2022年3期2022-03-24
- 《認識幾分之一》教學設(shè)計
—桃(課件出示一個桃),要把這個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個桃的幾分之幾? S:每只小猴分得這個桃的二分之一。 (2)誰來說說二分之一表示什么?S:二分之一表示把這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桃子的二分之一。 (強調(diào)整“平均分”)(3)你能說說二分之一各部分的名稱以及它們各表示什么嗎? S:1是分子,2是分母,中間是分數(shù)線,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2表示平均分成2份。 T:對,分母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shù),分子1表示其中的一份。(板書)【設(shè)計意圖: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5期2022-03-22
- 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環(huán)唑?qū)μ臆浉》佬л^好
體接種法測定5 個桃品種的果實對該病原菌的抗性。用菌絲生長速率法和孢子萌發(fā)法測定15 種藥劑對桃軟腐病病菌的毒力,通過貯藏試驗驗證藥劑對桃軟腐病的防效。結(jié)果表明,試驗共分離獲得了27 株形態(tài)特征相同的菌株。結(jié)合rDNA-ITS 和rDNA-LSU 克隆與系統(tǒng)進化樹分析明確病原菌為桃吉爾霉。室內(nèi)離體接種48 小時后,測量顯示5 個桃品種都發(fā)病,但差異顯著,其中中油19號(CN19)和中桃紅玉(CP10-7)的抗病性相對較好,病斑直徑分別為4.04 cm 和4
中國果業(yè)信息 2021年9期2021-12-01
- 低年級學生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作邊敘述:從8 個桃中先拿出2 個分給第1 個小朋友,還剩6 個桃;再拿出2 個分給第2 個小朋友,還剩4 個桃;接著,拿出2個分給第3 個小朋友,還剩2 個桃;剩下的2 個桃正好可以分給第4個小朋友。所以,8個桃,每個小朋友分2個,可以分給4 個小朋友。例3 中,同樣是分8 個桃,但分法與例2 完全不同,需要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以區(qū)分。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邊操作邊敘述:把8 個桃一個一個地依次分給2個小朋友。第1 次,每人先分1 個,還剩6 個;第2
數(shù)學大世界 2021年25期2021-11-09
- 桃樹設(shè)施促早栽培引種試驗初報
株生長期,對5 個桃品種采取同樣的肥水及管理技術(shù)措施,每個品種隨機選取3株樹,標記掛牌,根據(jù)《桃種質(zhì)資源描述規(guī)范和數(shù)據(jù)標準》,觀察記錄其物候期、植物學性狀等。1.5.2測定方法在標記的樹上,每個品種隨機摘取10個桃子,用天平測定單果重及最大單果重。用硬度計測定去皮的果實硬度,用手持折光儀測定含糖量,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測定VC 含量。在標記的樹上,每個品種完全成熟后隨機標記40 個桃子,每隔4 d 取樣1次,測定其品質(zhì),確定其品種在樹上保留的時間。2
新疆農(nóng)墾科技 2021年5期2021-11-05
- 7個桃品種品質(zhì)測定及揮發(fā)性香氣成分分析
號、秋燕和瑰寶七個桃品種中的揮發(fā)性成分進行了萃取和分離鑒定,采用峰面積歸一化法,結(jié)合感覺閾值,利用相對氣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 ROAV)確定了不同品種桃的主體香氣成分,以期為桃果實風味品質(zhì)評價、鑒定及其香氣物質(zhì)的遺傳規(guī)律分析提供參考依據(jù)。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與試劑供試桃品種材料為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孔莊基地種植的春雪、京引黃桃1號、金奧、滬油018、中油8號、秋燕和瑰寶。該基地土壤肥沃,采用常
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 2021年8期2021-09-08
- 掀開“蓋子”,尋找意義的原生表達與構(gòu)建
合地把例題中的6個桃子蓋了起來。把這一盤中的6個桃蓋起來以后,“把一盤桃(6個)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脫口而出“1/2”,一“蓋”解千愁,整節(jié)課順風順水地按照教師的預設(shè)進行著。細細品味這“神奇”的一蓋,雖然在課堂上避免了學生最容易脫口而出的“3/”出現(xiàn),但是似乎是牽著學生強制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并沒有讓他們對“一傘整體”既知“面”又知“心”。于是,筆者為了能讓學生對“一個整體”深入理解,大膽地掀開了神奇的“蓋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21年3期2021-08-17
- 基于學生起點,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概念構(gòu)建過程
——“認識分數(shù)”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主要有:(1)6個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得這些桃的二分之一還是六分之三?(2)5個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怎么分?(3)與之前學習的幾分之一有什么區(qū)別?二、設(shè)計具有層次的教學活動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chǔ)和在預習中產(chǎn)生的疑惑以及先學后教的模式,教學時要注意兩點:一是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邏輯順序;二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充分考慮學生對新知識的了解情況。因此,本節(jié)課創(chuàng)設(shè)了層次分明的教學活動,抓住學生疑問,圍繞核心問題,完善認知、構(gòu)建意義。因此,在教學“認識幾分之一
小學教學研究 2021年16期2021-08-01
- 基于SSR分子標記的桃品種鑒別及指紋圖譜構(gòu)建
,對國內(nèi)外26 個桃主栽品種進行毛細管熒光電泳檢測,開展桃主栽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和親緣關(guān)系分析,對其進行品種鑒別和SSR分子指紋圖譜構(gòu)建,為國內(nèi)桃品種的鑒別,以及準確引種和精準栽培管理提供科學依據(jù)。1 材料與方法1.1 實驗材料供試研究材料采集于2018年6月,分別采自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苗圃、內(nèi)蒙古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苗圃、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經(jīng)濟林研究開發(fā)中心桃基因庫和內(nèi)蒙古良種繁育中心桃種質(zhì)資源圃,包括國內(nèi)外主栽的桃品種26 個(表1),其中國內(nèi)品種15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21年6期2021-07-06
- 小學數(shù)學低年級建模教學應用策略
——以《2~5的分與合》教學為例
面摘桃子,摘了幾個桃?(生答)猴媽媽想出個難題考考猴寶寶,把4個桃放在兩個盤子里,你們會放嗎?二、把活動經(jīng)驗作為建模的基點數(shù)學建模的過程要能夠與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的獲得過程相契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的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結(jié)合學生的已知能力與水平安排學生活動。片段:這可難倒猴寶寶了,把4個桃放在兩個盤子里,你們會放嗎?可以怎么放呢?拿出準備好的4個桃子圖片和同桌分一分。在學生分完桃子后,為了能直觀呈現(xiàn)學生的方法,我讓學生把黑板上準備的桃子分一分。說說你是
數(shù)學大世界 2021年17期2021-06-30
- 感悟量率關(guān)系 深刻認識分率
——由學生的一道習題錯誤引發(fā)的思考與實踐
為每只小猴分得6個桃中的3個,所以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生5:我覺得生3的說法正確,因為這6個桃還是一盤桃,平均分給2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的還是這盤桃的師:對!當我們把這6 個桃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如果盤里有4個桃、8個桃,你會表示這盤桃的嗎?教師請學生在練習紙上獨立解決、集體展示并講評(過程略)。師:比較一下,盤里桃的總個數(shù)不一樣,每份桃的個數(shù)也不一樣,為什么都能用表示?生:因為都是把這盤桃平均分成2 份,每只小猴都分得其中的1
教學月刊(小學版) 2021年11期2021-05-07
- 順“理”而為,感悟概念本質(zhì)
——以“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為例
習舊知,然后把6個桃裝進一個盒子,打通“一個物體”和“一些物體”,把它們聯(lián)結(jié)起來,使學生初步感受“一些桃”可以看成“一個整體”。學生建立起這樣的認識后,勢必解決了認知障礙,學習例1 就水到渠成了。通過創(chuàng)設(shè)有趣的童話情境,運用觀察圖形、動手操作等直觀教學,一方面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通過對具體實例的分析、概括和抽象,使學生初步對分數(shù)的內(nèi)涵有一定的認識。二、道“理”:依托規(guī)范的語言描述進一步明晰思維眾所周知,語言是思維的載體。理不說不透,話不講不明。
小學時代 2020年22期2020-12-17
- 順“理”而為,感悟概念本質(zhì)
習舊知,然后把6個桃裝進一個盒子,打通“一個物體”和“一些物體”,把它們聯(lián)結(jié)起來,使學生初步感受“一些桃”可以看成“一個整體”。學生建立起這樣的認識后,勢必解決了認知障礙,學習例1就水到渠成了。通過創(chuàng)設(shè)有趣的童話情境,運用觀察圖形、動手操作等直觀教學,一方面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通過對具體實例的分析、概括和抽象,使學生初步對分數(shù)的內(nèi)涵有一定的認識。二、道“理”:依托規(guī)范的語言描述進一步明晰思維眾所周知,語言是思維的載體。理不說不透,話不講不明。分
小學時代·上旬刊 2020年8期2020-12-09
-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二)
——認識幾分之一》教學設(shè)計
6個(課件出示6個桃),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找兩位同學說一說,在預習的時候是怎么想的?追問:“每份”指的是什么意思?是誰的1/2?追問:(指左邊的3個桃)這3個桃是這盤桃的幾分之一?介紹:把6個桃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盤桃的1/2。師:如果這盤桃有4個(課件出示4個桃),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學生回答后,用課件演示分的過程。追問:“每份”指的是什么意思?是誰的1/2?師:如果這盤桃有8個(課件出示8個桃),把這8個桃看成一
小學生 2020年11期2020-11-24
- 利用信息技術(shù) 構(gòu)建分數(shù)模型
左邊的圖里面有3個桃,把3個桃看作單位“1”,可以先用虛線把3個桃平均分成3份,再涂其中的兩份,也就是涂上2個桃。在右邊的圖中,有6個桃,把6個桃看作單位“1”,可以先用虛線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再涂其中的2份,也就是涂上4個桃。學生涂完之后,教師讓學生進行比較,兩幅圖中涂色的桃的個數(shù)不一樣多,為什么都可以用2/3來表示?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明白每幅圖里面涂色的桃都是占圖中桃的總數(shù)的2/3,單位“1”里面的桃個數(shù)不一樣多,這樣的2/3所表示桃的個數(shù)也不一樣多。
山西教育·教學 2020年9期2020-09-27
- 《認識平均分》教學設(shè)計
媽從超市里買回6個桃,小猴子們一擁而上,想去吃那香甜的桃。猴媽媽說:“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學會分桃。孩子們,你們說說,要把這6個桃分成幾堆,可以怎樣分?”聽了猴媽媽的話,小猴們急得抓耳撓腮,想不出辦法了。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幫小猴的忙,好嗎?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1.教學例1(1)請大家拿出6個圓片,代表6個桃,自己動手來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說一說。(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注意引導學生不要把思維局限在分成兩份的分法上。(3)師生互動:a、
學校教育研究 2020年9期2020-05-25
- 基于數(shù)據(jù),精準診斷,促進教學深度發(fā)生
教學內(nèi)容先從把1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猴子分得這個桃子的開始,到把2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小猴,同樣得到每只猴子分得這些桃子的,到有6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猴子依然分得這些桃子的。由實物圖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對已有的認識,想到:把一盤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由“一個”到“一盤”或“一些”的變化,強調(diào)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的數(shù)學思想。這個“把一盤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的抽象結(jié)論,把學生引向了對“份數(shù)”關(guān)系的思考,根據(jù)學生已
數(shù)學教學通訊·小學版 2019年6期2019-09-25
- 立足教學,實現(xiàn)“問題解決”目標
如:已經(jīng)摘了23個桃,樹上還剩5個,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學生首先畫好括線,將已經(jīng)摘的23個寫在部分位置,將剩下的5個也寫在部分位置,求原來的總數(shù),因此問號打在總數(shù)位置,畫出“括線圖”:通過畫“括線圖”,學生理解并明白了這樣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已經(jīng)摘的+剩下的=原有的。又如:摘了28個桃,吃了一些還剩7個,吃了多少個桃?經(jīng)過分析知道28個桃是摘的總數(shù),7個是剩下的部分,求吃掉的部分,畫出“括線圖”如下:這樣一來,學生又理解并掌握了新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摘的總數(shù)-剩下的部分=
江蘇科技報·E教中國 2019年11期2019-09-10
- 發(fā)掘數(shù)學本質(zhì),著力發(fā)展思維
談話導入:這是1個桃,你能得到它的1/2嗎?(如圖1)生:把1個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這個桃的1/2。(板書:1個桃,平均分成2份,取1份,1/2)師:這是我們上學期學習的認識分數(shù)(一),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認識分數(shù)(二)。2.揭題:認識分數(shù)(二)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會想到些什么呢?生1:認識分數(shù)(二)和分數(shù)(一)有什么不同呢?生2:為什么要學習認識分數(shù)(二)?生3:認識分數(shù)(一)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認識分數(shù)(二)也是這樣嗎?[設(shè)計說明:通過復習并聯(lián)系課題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19年12期2019-04-01
- 發(fā)掘數(shù)學本質(zhì),著力發(fā)展思維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二)教學
出重點1.認識6個桃的圖1 圖2圖3 圖4(出示6個桃被平均分成2份的情境圖,如圖2)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是分數(shù),從這幅圖中,你能看到一個分數(shù)嗎?生:可以看到分數(shù)。師:說說你的想法。師:你的想法挺有意思的,把你看到的整合在一起用一個分數(shù)表達出來了,有個性,有思考。生2:我看到了分數(shù)。師:你的想法又是怎樣的呢?能跟大家說一說嗎?生:一共有6個桃,左右各有3個,所以就是師:很有想法,回憶一下,課的伊始,我們是怎樣得到一個桃的的?師:從幾份中取1份?聯(lián)系這幅圖
小學教學研究 2019年35期2019-03-06
- 思維轉(zhuǎn)向:“一個”“一些”“整體”
——《認識幾分之一》教學片段與思考
2只小猴平均分一個桃,每只小猴能分得這個桃的幾分之幾呢?(課件出示一個桃)師:這是咱們?nèi)昙壣蟽砸呀?jīng)知道的知識,叫認識分數(shù),今天咱們繼續(xù)來深入研究認識幾分之一。師:吃完一個桃后,小猴們都直呼太不過癮,于是猴媽媽又給2只小猴準備了一盤桃,把一盤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又能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呢?(課件出示一盤桃,盤上蓋著蓋子)生:二分之一。師:咱們來猜猜看,你覺得這盤桃可能有幾個?生1:我覺得這盤桃里4個。生2:我覺得這盤桃有8個。生3:我覺得這盤桃有1
小學教學研究 2018年24期2019-01-16
- 尊重多元表征 完善意義建構(gòu)
教師首先出示把6個桃平均分成2份的情境圖,提問:“把6個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能用‘[12]來表示嗎?”學生觀察到每份有3個桃,與“[12]”形成激烈的認知沖突。這時教師把6個桃裝一個盤里,并用一塊布蓋住,引導學生把6個桃看作一個整體。這里的盤子和蓋住盤子的布是一個整體的視覺表征。學生把6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2份,這樣的一份可以用“[12]”表示。接著教師進一步變換桃的個數(shù),并提問:“如果這盤桃有4個、8個、10個,你能分一分,找出每盤桃的‘[12]嗎
江西教育C 2018年10期2018-12-25
- 巧用分層教學構(gòu)建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
分嗎?我們把這6個桃看成一個整體。一盤桃可以怎樣分?生:將6個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3個桃。師:你會用分數(shù)表示嗎?為什么?這個答案的同學是將6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2份得到的。誰的答案更符合題目中表達的意思?(學生各抒己見,第二位同學的表達更符合題意。)師:如果你也是小猴的好朋友,也想給它送來一盤桃,你準備送多少個桃給小猴?請你說出你盤中的桃子的是多少。師:一盤桃的總數(shù)在不斷變化,每份桃的個數(shù)也在變化,為什么都可以用來表示?生:因為桃的總數(shù)在變化,所以
江蘇教育 2018年57期2018-11-01
- 思維的喚醒 經(jīng)驗的升華
出示:猴媽媽把一個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個桃的幾分之幾呢?( )誰愿意上來具體操作一下?然后讓學生說一說對這個 的理解,并相機追問: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這里的“1”呢?2.揭示課題:同學們對 這個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認識挺深刻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認識分數(shù),比一比哪些同學會有新收獲好嗎?片斷二:二、觀察比較,內(nèi)化新知1.認識整體的(1)談話:吃完一個桃,小猴們覺得還不夠。于是,猴媽媽又準備了一盤桃(課件出示一盤蓋好的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吃。
學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2018-07-09
- 大嘴燒腦智力題
1毛錢1個桃,3個桃核換1個桃,請問你拿1塊錢能吃幾個桃?有口井7米深,有只蝸牛從井底往上爬,白天爬3米,晚上下墜2米,請問蝸牛要花幾天時間才能從井里爬出來?大嘴:親愛的“創(chuàng)粉”,你知道答案嗎?拿出筆和紙來算一算,將答案寄給大嘴,前10名可得到精美小禮物喲?。ㄟx自網(wǎng)絡(luò))
創(chuàng)新作文(5-6年級) 2017年11期2018-07-06
- 影響小學生數(shù)感培養(yǎng)因素的研究
——以《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為例
習操作。師:把一個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個桃子的幾分之幾?生:把一個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這個桃的。(復習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分數(shù)的知識。(板書: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設(shè)計意圖:先呈現(xiàn)一個桃,提出把一個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個桃子的幾分之幾?激活學生已有的“認識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的經(jīng)驗,為新授做鋪墊。】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 1。講述:一天,村里來了小猴一家——猴
小學教學設(shè)計(數(shù)學) 2018年6期2018-06-19
- 重組教材 建構(gòu)新知
】師:猴媽媽把一個桃平均分給兩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個桃的幾分之幾?生:每只小猴分得這個桃的[12]。師:這里的分母“2”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生:分母“2”表示平均分成2份,分子“1”表示其中的1份。師: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有關(guān)分數(shù)的知識。(板書課題)【點評】讓學生對學過的有關(guān)分數(shù)的知識進行回顧,為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做了很好的鋪墊。二、操作比較,探究新知師:兩只小猴看見只分一個桃,連連說:太少了,太少了!于是,猴媽媽搬來了一盤桃,咱們數(shù)一數(shù),
江西教育B 2018年1期2018-03-22
- 回顧與反思,是“數(shù)學模型”建構(gòu)的重要途徑
求1只小猴摘多少個桃,再求5只小猴摘多少個桃。師:(課件)做口算題問題呢?生:先求1分鐘做多少道口算題,再求7分鐘做多少道口算題。圖1師:這樣的數(shù)學問題能說得完嗎?再想一想,這么多不同的問題,有共同的地方嗎?生:都是先求1份是多少。師:像這樣的問題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歸一問題。借助于對問題解決過程的回顧與反思,讓學生了解“知識背后的知識”,不僅清晰地讓學生體會分析實際問題的基本策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發(fā)展學生的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有效地建構(gòu)了數(shù)
小學教學(數(shù)學版) 2018年9期2018-03-13
- 低年級課堂也能擁有理性之美
——“求被減數(shù)的實際問題”教學實踐與思考
上原來可能有多少個桃?在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師(小結(jié)):如果樹上的桃都摘完了,那么原來有23個桃;如果樹上的桃沒有摘完,那么原來可能有24個、25個、26個,甚至更多,但是不可能少于23個。[設(shè)計意圖]“樹上原來可能有多少個桃”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但直接拋給學生,他們并不能快速反應過來。小組討論和集體交流可促進學生能夠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仔細聆聽他人的看法,思維更開闊。另外,這樣的問題設(shè)計,能夠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與桃有關(guān)的三個量:原來的桃數(shù)、摘了的桃數(shù)和還剩的
小學教學參考 2018年5期2018-03-09
- 緊扣教材 逐步對比 分層建構(gòu)
猴媽媽特地訂了一個桃型的小蛋糕。一個蛋糕,兩只小猴,怎樣分才公平呢?(如下圖)生:平均分!師:(板書:平均分)為什么要強調(diào)平均分呢?生:因為平均分每份才一樣多,才公平,不然就會分的有多有少,就不公平啦!2.出示復習題指名讀題:把一個蛋糕平均分給兩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生:每只小猴分得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師:一起來看!是這樣平均分嗎?(多媒體動畫演示如下)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左邊的這1份就是這個蛋糕的?(1/2)右邊的這1份呢?(
教育界·中旬 2017年11期2017-12-28
- 讓數(shù)學學習真正發(fā)生
水果——桃,把一個桃平均分給 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個桃的幾分之幾?生:。師:(課件演示)把一個桃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這個桃的,另一份也是這個桃的,所以每份都是這個桃的。(板貼:桃子圖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桃的)2.過渡:像這樣將一個物體平均分,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以前學習的知識,猜一猜,今天研究的分數(shù)可能分什么?(生猜測:一些物體)3.師: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將一些物體平均分,怎樣用分數(shù)來表示呢?這節(jié)課就來進一步研究分數(shù)、認識分數(shù)。(板書課題)【點
教育界·中旬 2017年7期2017-08-19
- 也談小學低年級畫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
:“已經(jīng)摘了23個桃,樹上還剩5個,原來有多少個桃?”在解決這題時,我指導孩子從“已經(jīng)摘了23個桃”和“樹上還剩5個”入手,先畫出23個桃,再畫出剩下的5個,它們的總和就是要求的結(jié)果。2.畫直觀圖表達抽象意比如:“有28個桃,吃了7個,還剩多少個?”像這樣的題孩子比較容易理解,但如果把題目改成“有28個桃,吃了一些后,還剩7個。吃了多少個?”孩子經(jīng)常會用7+21=28(個)來解決。問題在于孩子不能理解其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為此,我指導孩子先畫28個桃,再從中數(shù)出
新課程·小學 2017年6期2017-08-05
- 利用解決問題教學,提高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
示猴媽媽采了23個桃,樹上還剩5個桃;求樹上原來有多少桃。師:通過已知條件,可以提出什么問題?生1:可以求出樹上原來有多少桃。因為猴媽媽采的23個桃和樹上還剩的5個桃合起來就是樹上原來的桃,就可以求出樹上原來有多少桃。師:解決問題時,我們可以先看問題,要求“樹上原來有多少桃”,需要知道猴媽媽采了多少桃和樹上還剩多少桃,而這兩個條件我們都已經(jīng)知道了,只要把它們加起來就行了。解決問題還可以怎么做?生2:我們還可以先看題目中知道了什么條件,再從條件求出問題。師:
小學科學·教師版 2016年9期2017-05-10
- 再度認識 聚焦核心
——《認識分數(shù)》教學
紙上就有這樣的8個桃,請你先畫虛線分一分,再想一想每只小猴究竟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學生嘗試,教師巡視)師: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學生帶研習單投影展示)生1:把8個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些桃?guī)煟赫婧茫∵@是你的想法。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小組交流,教師巡視)生:沒有了。生:因為這些桃被平均分成了4份,取走了其中的1份,所以是師:聽明白了嗎?仔細想想,到底哪一個分數(shù)更合適呢?師:因為我們把8個桃看成了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了4份,而每只小猴分得這樣的
小學教學設(shè)計(數(shù)學) 2017年4期2017-04-28
- 聚焦核心 經(jīng)歷過程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學
小猴,猴媽媽把4個桃分給兩只小猴吃,想一想怎么分比較公平?生:把4個桃平均分成2份。師:平均分,這個辦法好?。ò鍟浩骄郑煟好恐恍『锓值枚嗌?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個桃?生:2個。師:如果猴媽媽分2個桃,怎樣分給小猴比較公平?生:把剩下的兩個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1個桃。師:同學們不僅會分,而且分得又快又公平。(2)引入。師:花果山上除了兩只小猴的這一家,還有三只小猴一家、四只小猴一家和五只小猴一家。一天,四位猴媽媽一起下山都買了一個同樣大的餅?;丶液笏齻儨蕚浒扬灧纸o自
小學教學設(shè)計(數(shù)學) 2017年12期2017-04-08
- 計算教學莫讓算理走過場
一數(shù),盒子里有幾個桃?生:9個。師:盒子里能擺幾個桃?生:10個。師:要求一共有幾個桃?你會算嗎?生列式計算:9+4=13(個)。(反饋:有5人錯)師:小朋友們真厲害!都會做啦?下面,老師可要考考大家!挑戰(zhàn)一:你是怎么想的?生:把盒子外面的一個桃放進盒子,盒子里就有10個,再加上外面的3個,就是13個。師:說得真好!演示:將盒外的1個桃移至盒內(nèi)。挑戰(zhàn)二:出示算式分解圖:師:對照桃子圖我們來看,1應該填在哪里呢?3呢?9和1合起來是多少?最后得數(shù)是多少?在學
小學教學研究 2017年2期2017-03-02
- 31個桃品種(系)幼樹對外源GA3和PBZ的敏感性分析
50002)31個桃品種(系)幼樹對外源GA3和PBZ的敏感性分析郝鵬博,李 敏,譚 彬,鄭先波,葉 霞,李繼東,馮建燦*(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2)對31個桃品種(系)幼樹新梢的葉面噴施外源PBZ和GA3,然后進行3個生長指標(枝條初期生長量、枝條總生長量、節(jié)間長度)的調(diào)查,對不同桃品種(系)對外源GA3和PBZ的敏感性進行了聚類分析。結(jié)果表明:與噴施清水對照相比,外源GA3處理后3個生長指標均值均增大,PBZ處理后3個生長指標均值均減??;
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 2017年1期2017-02-10
- 《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教學設(shè)計及設(shè)計意圖
猴第一天摘了20個桃,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個桃?②小猴第一天摘了20個桃,第三天比第二天少摘了5個桃,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個桃?③小猴第一天摘了20個桃,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10個,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個桃?(2)學生口答,并說說自己的想法。生1:第1題無法解答,還缺少1個條件。生2:第2題也無法解答,這兩個條件與問題不相關(guān)聯(lián)。生3:第3題可以解答,用第一天摘的個數(shù)加上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的個數(shù)等于第二天摘的個數(shù),列式:20+10=30(個)。(3)初步感悟。師:通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16年11期2016-12-21
- 《解決問題的策略
——從條件想起》教學設(shè)計及設(shè)計意圖
猴第一天摘了20個桃,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個桃?②小猴第一天摘了20個桃,第三天比第二天少摘了5個桃,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個桃?③小猴第一天摘了20個桃,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10個,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個桃?(2)學生口答,并說說自己的想法。生1:第1題無法解答,還缺少1個條件。生2:第2題也無法解答,這兩個條件與問題不相關(guān)聯(lián)。生3:第3題可以解答,用第一天摘的個數(shù)加上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的個數(shù)等于第二天摘的個數(shù),列式:20+10=30(個)。(3)初步感悟。師:通
小學教學研究 2016年32期2016-12-02
- 兄妹分桃
哦!先數(shù)數(shù)共有幾個桃吧。1個、2個、3個……媽媽,共有12個桃。兄妹倆邊從袋中拿桃,邊數(shù)了起來。爸爸4個,媽媽3個,哥哥也3個,我2個,正好是12個。這樣分不公平!貝貝說得沒錯,最合理的方法是平均分。媽媽,什么是平均分呀?平均分就是把總數(shù)分成每份同樣多,而且沒有剩余。媽媽,我明白了。12個桃平均分成4份,可以這樣分:爸、媽、哥,還有我每人先分1個桃,再給每人1個,還剩4個,正好還夠每人1個。媽媽,每人分到3個桃。這樣分多麻煩!要是有100個桃,你得分到猴年
讀寫算·小學低年級 2016年2期2016-05-30
- 為減法和除法鳴“冤”
算”。如“將15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幾個?”從學生的實際操作上看,先拿出3個桃將每個盤里放上一個,再拿出3個桃給每個盤里放上一個,又拿出3個桃給每個盤里放上一個……直至將15個桃分完。這難道不是求15里有多少個3嗎?寫成減法算式:15-3-3-3-3-3=0,每個盤里放上了5個一,即5個,所以,將15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個盤子放5個。在一年級下冊(未學乘、除法時),我曾經(jīng)給學生出示過一道開放題:8里面有幾個2,怎么計算?全班50個學生中,
讀寫算·素質(zhì)教育論壇 2016年18期2016-05-30
- 充分利用教材,觸摸分數(shù)的本質(zhì)
——“認識幾分之一(二)”教學實錄
少。例2是一盤6個桃平均分成3分,表示出它的每一份是多少。很多老師都是把它變成一道練習題簡單帶過,我認為教材的編排是有意圖的,這里應該把它和例1中的6個桃平均分成兩份進行對比,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同樣都是一盤6個桃,為什么每一份表示的分數(shù)不一樣?讓學生意識到,雖然總數(shù)沒變,但是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變了,表示每一份的分數(shù)也就不一樣了。這樣處理,學生就能朦朧地感受到每一份所表示的分數(shù)是和所分的份數(shù)有關(guān)系的,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學生就會把注意力放在關(guān)注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上。我
數(shù)學大世界 2016年6期2016-04-11
- 在操作中體會概念在比較中凸現(xiàn)本質(zhì)
——“認識幾分之一”的教學片段與反思
,信封里有的是6個桃的圖片,有的是4個桃的圖片,還有的是8個桃的圖片。把這些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先動手分一分。(學生動手分,然后反饋。反饋時學生一邊在黑板上畫,一邊說想法)生:我把這6個桃裝成一盤,把一盤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盤桃的。生:我把4個桃看成一盤,把一盤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盤桃的。生:我把8個桃看成一盤,把一盤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盤桃的。師:這里每盤桃的個數(shù)都不同,分得的每份個數(shù)也不同,為什么都可以用來表示呢?生:不
小學教學(數(shù)學版) 2016年6期2016-04-09
- 數(shù)學課堂中的尷尬
——該慢時他快,該快時他慢
學環(huán)節(jié)例題:把6個桃平均分給兩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試一試:把4個桃平均分給兩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把8個桃平均分給兩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練一練:把6個桃平均分成份,每份是這盤桃的幾分之幾?“試一試”和“練一練”中的個問題與例題的處理方法、過程和節(jié)奏雷同。(課堂上經(jīng)常見到學生玩學具的場景,后面聽課的許多教師都哈欠連天或者竊竊私語)教師要怎樣處理才能避免教學中的這種尷尬行為,使教學節(jié)奏該快則快,該慢則慢,實現(xiàn)
小學教學(數(shù)學版) 2016年12期2016-04-08
-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二)”教學設(shè)計
流。想一想,把1個桃分給2只小猴,怎么分才公平呢?對,平均分?。ò鍟浩骄郑┻@樣平均分,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幾份?猴哥哥分得這個桃的——(二分之一)。猴弟弟也分得這個桃的——(二分之一)。每只小猴都分得這個桃的二分之一。想一想,分母2在這里表示什么?那分子1呢?二、自主選擇,理解分數(shù)1.讓學生認識一盤桃子的二分之一師:剛才,兩只小猴分著吃完了一個桃,還覺得不過癮。于是,猴媽媽又帶回來一些桃,準備選其中幾個桃裝在盤子里,平均分給兩只小猴吃。如果你是猴媽媽,你
小學教學參考 2016年2期2016-03-19
- 學生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的教學思考——以數(shù)學開放性問題教學為例
八戒化緣得到19個桃,他先偷吃了一部分,然后剩余的桃剛好夠師徒4人平分。請你算算,八戒偷吃了幾個桃?此題是在學生學習有余數(shù)除法后設(shè)計的一道開放性問題。在本題中,給出的條件不足以確定八戒偷吃了幾個桃,大多數(shù)學生會用19÷4=4(個)……3(個)來解答。也就是說,八戒偷吃了3個桃,帶回16個桃,師徒4人平分,每人4個。于是,我追問:“確定八戒只偷吃了3個桃嗎?會不會嘴饞再多偷吃呢?”學生聽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反饋:八戒可能偷吃3個、7個、11個、15個桃。我再
小學教學參考 2016年32期2016-03-04
-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教學片段與評析
摘桃子,可樹上一個桃子都沒有,每只小猴能摘到幾個桃?生:0÷3=0。師:4只小猴呢?誰能再舉例說一說嗎?生1:0÷4=0.生2:10只猴每只猴摘到0個桃,所以0÷10=0。生3:100只猴每只猴還是摘到0個桃,所以0÷100=0。師:(板書算式)0÷0呢?學生理解除數(shù)0表示沒有猴來摘桃,也就算不出每只猴能摘到幾個桃,所以這樣算是沒有意義的,因此0不能作為除數(shù)。觀察比較這幾道算式,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等于0”。設(shè)計思路:創(chuàng)設(shè)學生熟悉的卡通情境
云南教育·小學教師 2015年8期2015-10-27
- 把握“生成”的良機
成4份,每份有1個桃子。師:大家再想想,每只猴子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生:1/4。師:這個1/4又是怎么得來的?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同桌說一說。師:一個西瓜平均分給4只猴子,一盤桃平均分給4只猴子,每只猴子都得到了1/4。大家想想,這兩個1/4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答:都是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不同的是分的總數(shù)不同。師:從大家的發(fā)言中老師也明白了,不僅僅一個物體可以看作是一個整體,多個物體也能看成一個整體。師:懂事的猴子讓給爸媽吃。如
廣西教育·D版 2015年5期2015-06-16
- 教學情境圖之變——戴春執(zhí)教《認識分數(shù)》片斷賞析
意義的理解,4 個桃平均分給4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1 個,這應該是學生潛意識的想法。 課堂上,把4 個桃看做一個整體沒能引起學生共鳴, 也不構(gòu)成學習的一種內(nèi)在需要, 而是教師為了引出每只小猴分到這籃桃的1/4 時的一種告訴,這種告訴較長時間內(nèi)都很難被學生認同。我曾數(shù)次執(zhí)教該內(nèi)容,也曾多次聽過該內(nèi)容的公開課,對于三年級孩子來說,由于分的是“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他們比較關(guān)注個數(shù)與總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而忽略份數(shù)與總份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這也是習慣使然。 由分一
教育科學論壇 2014年8期2014-07-10
- “茅塞”在多重比較中“頓開”
猜猜看,里面有幾個桃?生:4個、8個……師:這一盒桃,怎樣分才公平?生:平均分。師:是?。∫值霉?,就要把這一盒桃平均分成4份。那么,每只小猴分得這盒桃的幾分之幾呢?(出示填空句式:把一盒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盒桃的。)生:。師:盒子里到底有幾個桃,請看大屏幕——生:有4個桃。課件演示:把4個桃平均分成4份,如圖師:每只小猴分得這盒桃的,跟剛才一塊餅的比一比,這兩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小組交流后,學生匯報)生:都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14年1期2014-01-25
- 群體合作與組際競爭是合作學習的亮點
套學具(盒內(nèi)10個桃,盒外3個桃),讓學生先獨立操作,自主探究,怎樣從13 個桃中拿掉9個桃,要求邊操作邊輕聲講述拿桃過程。在此基礎(chǔ)上,我再讓學生進行組內(nèi)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盡顯各組。有的說:我是一個一個地減,1、2、3、……9,還剩4個;有的說:我是先從一盒10個桃中拿掉9個,再把盒內(nèi)剩下的1個和盒外3 個合起來得4個;有的說:我是先拿去了盒外的3個,再拿去盒內(nèi)的6個,還剩4個;有的說:我是從盒內(nèi)拿出1個和盒外3個合起來得4個;還有的說:我是想9加4等于
成才之路 2009年32期200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