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
- 新時期中學歷史教學中理學思想再認識
發(fā)展過程中,宋明理學積極應對了時代的挑戰(zhàn),通過道德修養(yǎng)培育健全的人格來彌補社會的缺失,王陽明思想是宋明理學的精華,他“致良知”的論述對培養(yǎng)中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關鍵詞:宋明理學;王陽明思想;時代價值歷史內容中的誤解根據(jù)《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內容要求,“學生需要理解不同時空條件下歷史的延續(xù)、變遷與發(fā)展,在學習史料實證的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對歷史史實形成真實客觀的認識,作出正確的解釋?!盵1]但目前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有關儒家思想和宋明理學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3期2022-07-02
- 宋明儒的“一體之仁”與儒家式的“共生主義”
源。關鍵詞:宋明理學 一體之仁 萬物一體 共生主義作者吳根友,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湖北 武漢 430072);劉思源,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漢 430072)?;诂F(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近四百年來人類工業(yè)化的歷史基礎,人類對自然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已經(jīng)變得極其脆弱。近年來,在全球不同地方出現(xiàn)的極端現(xiàn)象,如2021年7月北極圈附近國家出現(xiàn)的普遍的、反常的高溫天氣現(xiàn)象,中國新疆石河子市、河南鄭州
孔學堂 2022年3期2022-05-30
- 《四庫全書總目》對朱熹的學術批評
目》 朱熹 宋明理學 學術批評中圖分類號:G257;B24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22)01-58-65《四庫全書總目》(以下簡稱《總目》)規(guī)模龐大、卷帙浩繁,“(全書收入)三千四百六十一種,七萬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中的有六千七百九十三種,九萬三千五百五十一卷”1?!犊偰俊返慕M成部分之一是對于每一部著錄書籍的提要,“提要的內容,除了論述‘各書大旨及著作源流外,還要‘列作者之爵里,‘考本書之得失,以及辨定‘文字增刪,篇帙分合等
貴州文史叢刊 2022年1期2022-04-08
- 論韓愈哲學思想對宋明理學的貢獻
如何影響到了宋明理學的發(fā)展。關鍵詞: 韓愈;宋明理學;《原道》;《原人》引言現(xiàn)階段,對宋明理學的研究,依舊集中于朱子學、陽明學及其后學的研究上,但對于宋明理學整體的脈絡而言,卻存在簡單化的傾向,其中一個方面就是缺少對韓愈思想的體系化研究。宋明理學問題意識的起點可以追溯至韓愈,其思想指出儒家發(fā)展的根基問題,進而創(chuàng)立道統(tǒng)并且建立了人性論。但對韓愈的研究卻并沒有被重視,例如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只簡單論及韓愈宣揚道統(tǒng);陳來《宋明理學》一書中也只是將韓愈的思想歸結
文學天地 2022年1期2022-03-03
- 厘清線索 突破重點 實戰(zhàn)運用
——以人民版必修三《宋明理學》為例
教材必修三《宋明理學》一課為例,簡要闡述二輪復習中重點、難點的突破方法。人民版必修三《宋明理學》一課向來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難點,要使該課真正為學生所掌握,達到高考應試要求,就必須將教材進行簡化處理,同時,課堂操作方式也要從簡,這樣才能使學生從繁雜與深奧中解放出來。導致本課教學難度大的原因有三點:(1)本課內容時間跨度大,從魏晉開始,至明朝后期,跨越千年。學生需對這一時期的歷史階段特征有一定了解,才能順利展開課程內容的學習;(2)所涉及的歷史人物較多,包括韓愈
教學考試(高考歷史) 2021年1期2021-12-28
- 當代宋明理學美學研究
摘要:宋明理學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后期的主導性哲學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然而,其蘊含的美學思想?yún)s歷來為學界忽視甚或否定。進入新時期,這種現(xiàn)象有極大改觀,宋明理學美學從個案到學派、從范疇到命題、從內涵到影響,被學界逐漸重視,并推演研究。相關研究著重體現(xiàn)在對宋明理學范疇的美學發(fā)掘、對主要學派及代表人物的美學思想的研究及對宋明理學美學理論品格的探討等方面。盡管這方面研究還遠遠不夠深入和系統(tǒng),存在許多可拓展的空間,但仍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對當代宋明理學美學研究
孔學堂 2021年3期2021-11-07
- 王原祁畫學龍脈的圖像特征
分析,揭示了宋明理學的價值觀(仁)和八股文思維方式等對畫學的影響。關鍵詞:宋明理學;仁;畫學;畫學龍脈;理趣一、王原祁畫學龍脈理論的特點說起龍脈,人們常會聯(lián)想到與風水文化相關的堪輿學龍脈。它與本文討論的畫學龍脈在原理上有相似之處,如重視脈絡條理、主次尊卑,以及關注藏風聚氣格局中生與被生的關系。但畫學龍脈的特殊性在于,它探索藝術世界中氣韻本體之仁在山水畫格局中的生發(fā)關系。清初畫家王原祁在《雨窗漫筆》中明確提出了畫學龍脈說:畫中龍脈,開合起伏,古法雖備,未經(jīng)標
書畫世界 2021年6期2021-08-23
- 二元論與一元論:宋明理學人性論的演變
的人性觀點;宋明理學發(fā)展到了明代,王陽明依據(jù)“心即理也”提出人性一元論。依據(jù)這個發(fā)展脈絡,筆者將簡單闡述一下宋明理學的人性論演變史。關鍵詞:宋明理學;二元論;一元論;人性論人性論一直以來都是儒家學者們關注的重點,因為它不僅關涉著個人道德的品質行為,還體現(xiàn)著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與思想政策指導,對教育、文化、社會和個人的影響都是很顯著的:從先秦時期,孔子就提出了“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論判斷;孟子就是最先主張性善論,提出人具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這四端之心,基
錦繡·中旬刊 2021年4期2021-07-16
- 從先秦儒學與孔子私學到宋明理學與書院教育
秦儒學 ? 宋明理學 ? 書院教育在古代思想和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儒學一直以來都是很重要的內核。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學成為官學發(fā)揚光大,經(jīng)隋唐式微至宋明重建,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主流的思想,也成為官學的核心教學內容。當然,儒學對中國古代教育的影響絕不止于官學,興起于民間的私學的演進與儒學發(fā)展關系密切。從儒學于先秦時創(chuàng)立到經(jīng)學在兩漢興起再到隋唐時式微以至宋代的重建、理學的興起,儒學的發(fā)展極大地影響了私學的演進;從孔子私學到兩漢精舍再到魏晉玄談、隋唐
文教資料 2021年2期2021-05-06
- 二元論與一元論:宋明理學人性論的演變
的人性觀點;宋明理學發(fā)展到了明代,王陽明依據(jù)“心即理也”提出人性一元論。依據(jù)這個發(fā)展脈絡,筆者將簡單闡述一下宋明理學的人性論演變史。關鍵詞:宋明理學;二元論;一元論;人性論人性論一直以來都是儒家學者們關注的重點,因為它不僅關涉著個人道德的品質行為,還體現(xiàn)著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與思想政策指導,對教育、文化、社會和個人的影響都是很顯著的:從先秦時期,孔子就提出了“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論判斷;孟子就是最先主張性善論,提出人具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這四端之心,基
錦繡·中旬刊 2021年11期2021-03-16
- 儒釋道三教融合的結果及現(xiàn)代啟示
新的文化形態(tài)宋明理學。這一文化現(xiàn)象為當今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不少啟示。世界上的各種文明不僅存在沖突,更有著相互借鑒、相互交流的需要,這是世界文化發(fā)展的趨勢,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關鍵詞:三教融合 宋明理學 現(xiàn)代啟示分類號:G717.38 儒釋道三家文化,從內容到思維方式都差別甚大,但是經(jīng)過長期的碰撞和交流,最終形成更高階段的文化形態(tài),這一過程給中華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不少啟示,而且融合發(fā)展也是文化未來發(fā)展的方向。一、儒釋道融合的結果宋明理學是儒釋道三教融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1年9期2021-03-16
-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歷史教學研究
;高中歷史;宋明理學[中圖分類號]? ? G633.5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0)19-0071-02高中歷史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歷史教師的共識之一。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與家國情懷等五大素養(yǎng),其對學生的歷史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高中歷史教學只有立足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才能體現(xiàn)出新一輪課程改革深化的新動向。為此,筆者在教學中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20年7期2020-07-29
- 黃宗羲理氣觀新探
:理氣關系是宋明理學的基本命題,黃宗羲反對“理氣二分”的觀點是基于其批判“知、行”分離的工夫論,他從本體論上予以論證“理為氣之理”和“氣為理之氣”的基本觀點,提出了對理氣問題的新認知。關鍵詞:黃宗羲;理氣觀;宋明理學理氣關系是宋明理學的基本命題,張載、二程、周敦頤、朱熹均作出了重要論述,陽明心學興起的使人們對理氣關系的認知發(fā)生了一定變化。明末清初,黃宗羲通過編撰《明儒學案》系統(tǒng)地總結了有明一代學術思想的發(fā)展歷程,并鮮明地提出了其“理氣合一”的觀點。一、黃宗
文存閱刊 2020年2期2020-06-01
- 論宋明理學對傳統(tǒng)儒學中“仁”的重構
家“仁學”。宋明理學家注重在本體與工夫的會通層面對“仁”進行重構。在宋明理學家看來,對“仁”的理解不僅要有語義分析,更重要是要解決“仁”如何引領儒學的實踐工夫,這是對“仁”重構的關鍵。明儒認為萬物一體之仁,愛有差等,具有次第性的仁愛實踐活動并不與萬物一體的圣人境界相違背,恰恰相反,次第性的仁愛實踐活動是實現(xiàn)萬物一體的必經(jīng)之路?!娟P鍵詞】 宋明理學;仁;本體與工夫;一體之仁眾所周知,以“仁”為主要內容的傳統(tǒng)儒家孔孟之學被宋明理學家視為“圣學”,理學家(或稱道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4期2020-05-11
- 武術文化對傳統(tǒng)“道論”哲學的吸收與借鑒
學,主要源于宋明理學對于“道”的理解和解釋,其中“道”具有“道德”“道理”“方法”等3個層面的含義;而武術與“道論”相結合主要采取了“道器不二”和“比附與借用”2種實現(xiàn)途徑。武術文化對于傳統(tǒng)“道論”哲學的吸收與借鑒,不僅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思想觀念層面完成對武術文化的理論構建,也為自身在傳統(tǒng)文化的大氛圍中尋找到存在與發(fā)展的“合道性”依據(jù)。關鍵詞:?武術;?道論;?文化;?宋明理學;?合道性中圖分類號:?G85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20年3期2020-04-01
- 繼承傳統(tǒng)與立異標新
史研究起步于宋明理學研究,其《朱熹思想研究》是學術界第一部研究朱熹思想的專著,在國內和國際學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其《宋明理學研究》《陸九淵思想研究》《王船山思想研究》等也是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開山之作。張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研究沒有局限于宋明理學,也沒有局限于國內學術界,而是從先秦“六經(jīng)”跨越到現(xiàn)代新儒家、從中國跨越到韓國、越南,出版了《易經(jīng)思想研究》《李退溪思想研究》《中國哲學思潮發(fā)展史》等開創(chuàng)性著作,發(fā)表了大量富有創(chuàng)見性的論文。在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中,張先生創(chuàng)立
貴州文史叢刊 2020年1期2020-03-24
- 論張立文先生宋明理學研究的邏輯進路
張立文先生的宋明理學研究,堅持問題意識和人文關懷,梳爬經(jīng)典,篤思明辨,遵循以下邏輯進路:從宋明理學家經(jīng)典詮釋文本之一的《周易》入手,撰著《周易思想研究》,奠定了全面論述宋明理學家哲學思想的學術根基;以朱熹研究為宋明理學研究的初步嘗試,所撰《朱熹思想研究》成為“文化大革命”后學術界中國哲學史人物研究的典范之作;以周敦頤、張載、二程、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王夫之為核心,系統(tǒng)考察宋明理學家思想演進脈絡的《宋明理學研究》,主張宋明理學有主流與非主流之分,主流又有三
貴州文史叢刊 2020年1期2020-03-24
- 朱子思想研究如何回歸文本與問題?
:朱子學 ?宋明理學 ?問題史 ?思想再讀作者吳震,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 ?200433)。一 [見英文版第16頁,下同]回望四十年來中國哲學研究,早已今非昔比,特別是宋明理學研究已有豐厚成果,各種研究專著層出不窮,它們在理論廣度、議題深度以及詮釋視野和方法取向等方面都出現(xiàn)了喜人的變化。然而一段時期以來,筆者一直有一個疑惑:與陽明學以及陽明后學研究領域相關的各種專題論著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xiàn)的學術現(xiàn)象相比,朱子學以及朱子后學研究領域的專題論
孔學堂 2019年1期2019-10-18
- 基于歷史解釋的高中歷史教學實踐
?筆者擬以“宋明理學”為例淺談基于歷史解釋的高中歷史教學實踐?!娟P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實踐;宋明理學【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237-02一、從靜態(tài)的歷史表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釋歷史“宋明理學”一課,教材內容理論性極強,內容抽象晦澀,時間跨度大,學生首先想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什么是理學?宋明理學為什么會興起?1.全局把握,探究內在邏輯。法國歷史學家馬克·布洛赫曾說“正是時間長河中,潛伏著各種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16期2019-09-17
- 中國古代常識思想與本土宗教關系辯
佛教本土化;宋明理學[中圖分類號]:B9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3--02中國古代常識思想是著名學者金觀濤與劉青峰在他們合著的《中國現(xiàn)代思想的起源》一書中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所謂常識合理精神有兩重含義:第一,不去追問自然現(xiàn)象常識背后的原因;第二,視感情方面的常識為天然合理,即把人人都具有的自然感情(或人之常情)當作合理性終極來源[1]。魏晉士人認為萬物各自獨立存在都是合理的,并用它來支持門閥政治的家庭倫理的意
青年文學家 2019年23期2019-09-16
- 戴震理欲觀及啟蒙意義
一批思想家對宋明理學的反省和批判,釀成明清之際思想啟蒙運動,戴震就是啟蒙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戴震批判宋明理學“理欲對立、以理殺人”的觀點,提出人性包含了對欲望的追求和滿足。他從自然、必然的視角出發(fā),提出了“理存于欲、理欲統(tǒng)一”的理欲觀,進而提出用合理的方式引導人欲使社會維持固有秩序。戴震批判“存天理,滅人欲”的觀念沖破了宋明理學的禁欲觀念,在哲學上具有反權威、反傳統(tǒng)的精神。他提出“理在欲中,以理節(jié)欲”的思想,將人們從封建禮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其啟蒙思想對后世
理論觀察 2019年6期2019-08-16
- 宋明理學在高中歷史課程中的應用
祖春[摘要]宋明理學是秦漢以來儒學發(fā)展的新階段,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學逐漸成為官方占主導地位的統(tǒng)治思想。但是,魏晉南北朝以來,儒學自身出現(xiàn)危機,為了應對佛教和道教的挑戰(zhàn),宋代儒學在融入和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形成比較精致的理學體系。[關鍵詞]宋明理學;教學背景;教學理念儒學自身危機和佛道興起是理學興起最重要的兩點背景,佛道興起與當時的社會動蕩是息息相關的;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設置為理學代表人物的思想觀點和對理學的評價;教學理念的更新是指
活力 2019年10期2019-07-21
- 論壯族先民思想觀念的儒學淵源及《傳揚歌》與儒家思想的一致性
陸王為主體的宋明理學浸潤滲透于壯族先民地區(qū),同時集中表現(xiàn)在壯族倫理道德長詩《傳揚歌》與儒家思想的一致性。這是我國歷史上壯族先民在精神文化上能夠獲得較大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和可資總結弘揚的思想經(jīng)驗。[關鍵詞]壯族;儒學;宋明理學;傳揚歌中圖分類號:B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91(2019)03-0044-06壯族是從我國嶺南地區(qū)古代百越的“西甌”“駱越”發(fā)展而來的少數(shù)民族,在其傳統(tǒng)文化的演變和構成中,壯族先民的思想意識受到過儒學觀念的重要影響。
民族學刊 2019年3期2019-07-19
- 《宋元學案》中黃百家的哲學闡釋與思想立場
代浙東學派;宋明理學;一本萬殊[中圖分類號] B249.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8-4479(2019)03-0043-13黃百家(1643~1709),孺名竹,又稱祝,[1](P85)原名百學,字主一,①號不失,又號耒史,別號黃竹農(nóng)家,浙江余姚縣通德鄉(xiāng)黃竹浦(今余姚市明偉鄉(xiāng)浦口村)人,國子監(jiān)生,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黃宗羲的季子,清代浙東學派的重要成員。他自幼承襲家學,精研天文、歷法、數(shù)學等專門學問。清康熙26年(1687)到康熙30年(169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19年3期2019-06-19
- 張載“虛空即氣”與道德思想微探
彩。關鍵詞:宋明理學;張載;虛空;氣自魏晉以來,老莊、佛道大行于世,儒學的主導地位受到?jīng)_擊。從唐中葉到北宋初,一些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開始批判、融合佛道之哲學思想,力圖全面恢復儒家的權威,張載便是其中之一。他敏銳地發(fā)現(xiàn)儒家沒落究其本源還是因為缺乏一套可以論證的體系,于是他便創(chuàng)建“太虛即氣”這一學說,這個體系是他哲學思想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張載層層說理,通過將道德理性和道德價值貫注于自然秩序之中,使自然秩序呈現(xiàn)出明顯的道德價值和道德色彩。一、對張載學說的探討張
青年時代 2019年12期2019-06-15
- 儒學演進視野下的宋明理學精義及其影響
研究有時難窺宋明理學之全豹,若以儒學演進大勢的長程眼光,用宏觀方法,方可知宋明理學是相互關聯(lián)、相互解釋的諸多概念范疇織成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由天道論(天)與心性論(人)通過知行論(修養(yǎng)功夫)的連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并力圖通過事功實踐,將其在社會人事領域實現(xiàn)出來。宋明理學不是“理本、心本、氣本”相互割裂的“三系論”,而是以“生生”為本,統(tǒng)合心、理、氣“三位一體”的生命哲學;不是天道、心性、事功實踐的相互割裂,而是三者的相互統(tǒng)一。不理解這些,就不能把握宋明理學
船山學刊 2018年4期2018-10-29
- 淺談歷史長河中的宋明理學
的發(fā)展過程中宋明理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宋明理學發(fā)端于宋代,在一眾理學家的研究下,又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發(fā)展,對中國哲學的發(fā)展有著重大影響?!娟P鍵詞】宋明理學;認識論;經(jīng)學觀;心學;現(xiàn)實意義【中圖分類號】B24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033-01一、宋明理學的產(chǎn)生理學之名,始見于南宋。所謂“理學”不僅指伊洛之學。[1]宋明理學發(fā)端于宋代,并在宋明時期得到蓬勃發(fā)展,它同時借鑒了道家、玄學甚至是道教和佛學的思想,是一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2018-08-10
- 淺析歷史片段教學的有效策略
;有效策略;宋明理學片段教學是指教師在實際沒有學生的情況下,只是面對著教學同行和評委圍繞某一片段內容展開的模擬有學生在場的虛擬教學。要很好地完成片段教學,首先要清楚片段教學的特點和意義是什么?一般來說,片段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1. 限定性和完整性。片段教學一般限定在10~15分鐘完成,就字面理解只是一節(jié)課的一個片段,但是片段教學又不能是單純的片段,他要圍繞一節(jié)課中的某一個重點或難點進行相對完整的表現(xiàn),所以一個完整的教學片段需要有課標解讀、導入、講授互動、小
考試周刊 2018年60期2018-07-26
- 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精神
關鍵詞 宋明理學,立意,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0457-6241(2018)09-0041-05宋明理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史學界對這一思想的評價卻爭議頗多。學術上的爭議導致中學教師在教學上有無所適從之感。本文試圖引用近年來的學術研究成果,結合高中歷史教學的實際,談談本課的教學策略。1.學術研究中存在的問題(1)歷史上宋明理學的地位理學創(chuàng)立于北宋,南宋時得到發(fā)展,明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8年5期2018-06-24
- 《天主實義》與宋明理學的關系探究
,利瑪竇批判宋明理學也引起了若干難題。雖然利瑪竇也強調以自由意志進修“習善”的功夫,但他的修養(yǎng)功夫非與上帝身后的獎罰結合不可。因而這種態(tài)度被儒學視為非以成就道德為目的的一種功利論而受到排斥。【關鍵詞】利瑪竇;基督教;儒家文化;宋明理學利瑪竇到中國之后,一方面認真地學習儒教經(jīng)典,另一方面通過他在西洋所學到的知識積極地與中國文人交流。1594年11月他結束了《四書》之拉丁文翻譯,而繼續(xù)鉆研《六經(jīng)》。為了證明天主教教理中極重要的概念,利瑪竇從中國古典經(jīng)傳里查詢到
智富時代 2018年3期2018-06-11
- 王陽明心學探源
文學軌跡中,宋明理學的發(fā)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古代是中央集權制,宋明理學一直是官方文學,因而其發(fā)展的尤其迅速,占據(jù)主導地位,對人民的思想觀念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這種模式其實上是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工具,使百姓的思想逐漸僵化,但這種思想也有積極作用,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與文化體制,表現(xiàn)出其特色,是中華民族文化發(fā)展史的一塊里程碑。關鍵詞:宋明理學;心學;王陽明宋明理學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大家,其中分為兩個分支,一個是程朱理學,以程穎程頤和朱熹為代表的理學;一個是陸
北方文學 2018年11期2018-05-25
- 儒家提倡的綱常名教對于古代立法與司法的影響
古代司法 宋明理學作者簡介:梁明良,廣州大學法律碩士(法學)。中圖分類號:D9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007貫徹于中國古代,人們思想與行動的準則為:綱常名教。百科對于“綱常名教”的釋義為:綱常,三綱五常;名教,以正名分為中主心的封建禮教。舊時為維護和加強封建制度而對人們思想行為而設置的一整套規(guī)范。其中,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人們對于綱常名教的
法制與社會 2018年10期2018-05-21
- 宋明理學與勞倫斯文學倫理觀比較研究簡評
丁禮明摘要:宋明理學生成于朝代更替、社會動蕩、道德淪喪的敏感時期,理學家們用“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欲”恢復儒家禮教和道德體系,重塑倫理綱常和理性體制。英國文人勞倫斯處在新舊世紀交替之際,傳統(tǒng)社會倫理道德和宗教規(guī)范已經(jīng)嚴重阻礙人性自由和社會進步,勞倫斯借助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藝理論建構傳達出崇尚感性、恢復人性本能的理念。縱觀兩者,它們雖然分處東西方,國情民俗各異、文化背景不同、社會體制差異明顯,但是彼此在文學創(chuàng)作體系的形成、思想理念發(fā)展上或多或少存在關聯(lián)與聯(lián)系
北方文學 2018年6期2018-03-31
- 培養(yǎng)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目標下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開展《宋明理學》教學活動
養(yǎng)的形成。《宋明理學》是高中歷史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章節(jié),將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應用于這個章節(jié)的教學活動當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本文就培養(yǎng)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目標下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開展《宋明理學》教學活動的相關內容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關鍵詞:歷史素養(yǎng);高中歷史;《宋明理學》一、 前言歷史是高中階段教學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以及正確的歷史觀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歷史課程中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具有關鍵性的教育意義,特別是其中《宋明理學》這個章節(jié)的內容
讀天下 2018年24期2018-02-15
- 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思政教育的價值銜接
要內容。以“宋明理學”為例,其思想核心與思政教育的道德認知趨同、實踐方法統(tǒng)一,價值追求一致。經(jīng)過繼承和發(fā)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能夠與當前的思政教育實現(xiàn)價值銜接,從而使其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關鍵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宋明理學;思政教育;價值銜接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優(yōu)秀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數(shù)千年的歷史積淀造就了許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對待傳統(tǒng)文化我們要有一種溫情的敬意。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吸收精華,去其糟粕,并結合當前實際繼承發(fā)展出新的時代精神,更好地
考試周刊 2017年82期2018-01-30
- 清儒黃百家對宋明理學的批判與繼承
代浙東學派;宋明理學;一本萬殊中圖分類號:B2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398(2017)04-0005-14黃百家(1643-1709),孺名竹,又稱祝,參見楊小明:《黃百家年譜簡編》,《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第3期,第85頁。原名百學,字主一,結合黃百家的字“主一”及其名“百家”來看,可知其名字已經(jīng)蘊含有黃氏父子“一本萬殊”的思想史觀的意味在內。即道是儒學各學派的共通之物而非一家一派之私物,各學派雖然各自提倡其自得之學,但其實只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4期2017-10-17
- 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思政教育的價值銜接
要內容。以“宋明理學”為例,其思想核心與思政教育的道德認知趨同、實踐方法統(tǒng)一,價值追求一致。經(jīng)過繼承和發(fā)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能夠與當前的思政教育實現(xiàn)價值銜接,從而使其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關鍵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宋明理學;思政教育;價值銜接中國是一個有著5000年優(yōu)秀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數(shù)千年的歷史積淀造就了許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對待傳統(tǒng)文化我們要有一種溫情的敬意,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吸收精華,去其糟粕,并結合當前實際繼承發(fā)展出新的時代精神,更
青年時代 2017年24期2017-09-29
- 宋明理學的道德取向對武德的影響
光輝摘 要:宋明理學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其影響不亞于以孔子為代表的傳統(tǒng)儒學,理學極力推崇“內圣”之道,強化內在的價值追求與道德涵養(yǎng),其獨特的道德取向對武德影響極為深遠。文章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等科研方法,對宋明理學的道德取向與武德的影響進行分條縷析,認為宋明理學的道德取向對于武德的構建、武德傳承、武德自覺等具有內在聯(lián)系和積極影響。關鍵詞:宋明理學 武德 影響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7)4—0
武術研究 2017年4期2017-07-20
- 儒學發(fā)展歷史簡述
晉隋唐儒學、宋明理學四個部分簡要介紹了儒學發(fā)展的歷史,特別注意提揭各個時期儒學的特點,及各歷史時期前后思想承接脈絡。對儒學與經(jīng)學、文學、史學的關系,儒學對各時代政治哲學、倫理思想、社會思潮的影響,儒學在中國文化核心價值的樹立上所起的作用,儒學與佛家、道家的互相吸收、互相影響的關節(jié)點,也作了說明。關鍵詞:六經(jīng);儒學;先秦諸子;魏晉隋唐儒學;宋明理學從雄奇的青藏高原到浩瀚的太平洋,從奔騰不息的黑龍江到璀璨的明珠南海諸島,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息繁衍著偉大的中華
船山學刊 2017年3期2017-06-21
- 宋明理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柔和
二期儒學——宋明理學。為何理學會在軍事上不強勝、地域上不廣闊、民族問題上不統(tǒng)一,且還有積貧積弱之稱的宋朝興起?為何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融入理學思想?這是今天依然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娟P鍵詞】宋明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實價值【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475(2017)05-0068-02一、 理學的概念及其發(fā)展軌跡(一) 何謂理學理學,學術界對于其概念有一致的解釋,即自宋以來把理氣、心性等哲學問題作為討論焦點的一種思潮
世紀橋 2017年5期2017-06-06
- 為了鐐銬的起義
;儒家思想;宋明理學;束縛[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6-0-02長期以來,《水滸傳》被人們認為是一部以古代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小說中的“造反”精神深入人心,使其成為人們批判封建統(tǒng)治階級腐朽和黑暗的一大利器。然而,《水滸傳》的字里行間依舊以“宣揚封建禮教”為主旋律,以“存天理,滅人欲”為正能量,多處體現(xiàn)了作者的心靈深處對傳統(tǒng)綱常禮教的認同。一、束縛的表現(xiàn)(一)《水滸傳》對兄弟情誼的狹義界
青年文學家 2016年36期2017-04-26
- 思想史教學應注重思想發(fā)展的“源”與“流”
——《宋明理學》教學設計
流” ——《宋明理學》教學設計周治安(廣東省博羅縣博師高級中學,廣東博羅516100)理學,心學,世俗化,哲理化,道統(tǒng)化,知行合一一、設計說明宋明理學是古代中國思想史甚至是整個必修三中最難的教學內容。本教學設計力圖打破教材體系,重構教學內容體系。一是將背景、內容、影響等歷史事件因素有機整合成一個整體,便于學生理解理學深刻的思想內涵。二是突破只以宋明理學為截斷面的教學,續(xù)接先秦、漢唐儒學發(fā)展歷程,打通儒學發(fā)展的知識體系。在湯因比“挑戰(zhàn)—應戰(zhàn)”理論指導下以變遷
歷史教學(上半月刊) 2017年3期2017-03-11
- 麥都思神學思想初探
”的觀點深受宋明理學的影響,是當時中西宗教和思想傳統(tǒng)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結果,對于認識中國基督教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積極的意義。他利用中國文化元素闡釋基督教神學的探索是近代中國基督教神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為西方解讀中國宗教乃至文化開辟了一條新的通道,也為中國人認識基督教作了理論上的說明。[關鍵詞]麥都思;神學思想;上帝;神;自然神學;宋明理學一、問題的提出在近代中國歷史上,西方傳教士是非?;钴S的一個群體。他們不但傳播基督教(除非注明,本文的基督教特指新教—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12-18
- 宋明理學的雙重任務與當代中國哲學的雙重使命
摘要:宋明理學的發(fā)生發(fā)展,主要有兩個層面的任務:抵制佛老之學;批評俗學霸術。前者已得到較多關注,這里重點討論后者。二程、張載等在王安石變法后意識到以權謀霸術為核心的王安石新學對社會的影響比佛教更深遠,他們的學說對此有所應對。不過,這種應對并不是應急性、戰(zhàn)術性的,而是戰(zhàn)略性、哲學反思性的,即認為正己才可正物,良好的政治須從育人開始。這種通過教育提升權力中的人而非制約權力本身的做法在王朝穩(wěn)定時期曾起積極作用,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當代中國哲學也承擔了雙重使命,宜
船山學刊 2016年5期2016-11-17
- 作為中國哲學“四大主潮”之一的新儒家哲學
要:方東美將宋明理學劃分為“唯實主義的新儒學”“唯心主義的新儒學”和“自然主義的新儒學”三個流派,探討了這三派之間見解歧異的原因。他認為,宋明理學的理論歸趣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即“歸趣孔、孟、荀之古典傳承”和“染上了一層道家及佛學色彩”。他批評宋明理學家“固執(zhí)于道德理性”和“執(zhí)著于道統(tǒng)觀念”,尤其嚴厲地批評理學家維護儒家道統(tǒng)的“固陋狹隘”心態(tài)。但是在批評宋儒的同時,方東美提出宋明理學是中國哲學“四大主潮”之一,并且高度肯定其對于中國哲學形上學的巨大貢獻。方東
孔學堂 2016年1期2016-05-30
- 宋明理學教學設計的思考兼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培養(yǎng)
摘要:宋明理學屬于高中必修三專題一的內容,長久以來源于其理論抽象性,在教學中對于師生都是一個很不好處理的內容,要么浮于表面不得其“理”,要么陷入其中“理”不清道不白。本文試從儒學信仰重建的角度對《宋明理學》進行設計,在其中也穿插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關鍵詞:宋明理學 儒學信仰重建 閱讀能力培養(yǎng)閱讀材料:相傳朱熹出生時,其父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說:“富也只如此,貴也只如此,生個小孩兒,便是孔夫子?!逼湔f未必可信,但后人因朱熹在儒學
魅力中國 2016年9期2016-05-14
- 康有為視界中的王守仁
秦諸子,就是宋明理學家,這其中就包括王守仁??涤袨閷ν跏厝实年P注具有自己的獨特理念和視角,不僅受制于立孔教為國教的孔學觀,而且與他的哲學觀一脈相承。因此,康有為視界中的王守仁不僅提供了解讀王守仁的別樣方法,而且展示了康有為本人的王學觀和孔學觀。關鍵詞:康有為;王守仁;宋明理學在考辨中國本土文化“學術源流”的過程中,康有為關注、提及最多的人物除了先秦諸子,就是宋明理學家,這其中就包括王守仁。不僅如此,早年的康有為尊奉朱熹,后來由尊朱而轉向陸王。伴隨著思想的這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3-18
- 論宋明理學對中國傳統(tǒng)廉政思想的影響
000)?論宋明理學對中國傳統(tǒng)廉政思想的影響王興文(中共定西市委黨校,甘肅定西743000)[摘要]宋明理學一經(jīng)構建并成為后期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它引出的文化效應,波及中國傳統(tǒng)廉政思想。其對廉政思想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三方面:1.”天理”是對禮治秩序的重建,為反腐倡廉提供了哲學高度上的理論依據(jù);2.“內圣外王”,二者有機結合,不相割裂,完成了中國式的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系統(tǒng);3.理想人格的建樹,為清官廉吏性格的鑄造構建提供了準繩。[關鍵詞]宋明理學;傳統(tǒng)文化
甘肅理論學刊 2016年4期2016-03-16
- 朱熹與大慧宗杲交往及其思想史意義
介。關鍵詞:宋明理學;儒佛關系;朱熹;宗杲作為宋明理學集大成者,朱熹不僅因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宋代理學而聞名于世,而且他與南宋著名僧人宗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這一交往過程對朱熹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1朱熹與宗杲師徒的交往在中國歷史上,僧人與士大夫密切交往的事例很多,其中尤以大慧宗杲與士大夫的交往為多。在宗杲及其弟子交往的士大夫中,朱熹是較為著名者。1.1朱熹與道謙的交往道謙,兩宋之際福建建州人,俗姓游,生卒年不祥。出生于儒學世家,早年聰慧,讀書過目不忘。
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6年2期2016-03-15
- 周敦頤與宋明理學思想譜系的相關問題
)?周敦頤與宋明理學思想譜系的相關問題周建剛(湖南科技學院 國學院,湖南 永州 425199)摘 要:周敦研究中,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尚未得到清理。這些問題主要有“周程授受”的可靠性、《太極圖》的源流、周敦頤思想的性質等。宋明理學思想譜系研究中的問題則是如何合理分判宋代以后的理學分流。在傳統(tǒng)的“濂洛關閩”說之外,目前學術界的主要分歧觀點有牟宗三的“三系說”和中國大陸學者的“三分說”。在“三系說”中,周敦頤影響有限;在“三分說”中,周敦頤對于理學各派均有深入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6年7期2016-03-08
- 目前國內外周敦頤研究狀況
詞:周敦頤;宋明理學;研究狀況周敦頤的歷史地位,是從北宋到南宋逐漸形成的。在北宋時期,周敦頤的學術聲望并不算太高,但隨著二程“洛學”的興起,周敦頤作為二程之師,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陳來先生說:“周敦頤的地位和受關注的程度是和南宋前期程氏學主要是伊川學的命運相聯(lián)系的?!盵1]這一論斷是有依據(jù)的。程門學者依據(jù)二程的言論,將周敦頤歸為道學的先導者,同時《太極圖》的傳承,最早也是在程門弟子中進行的。南宋紹興年間,湖湘學者胡宏在《周子通書序》中說:“周子啟程氏兄弟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6年4期2016-03-07
- “薛寶釵”形象中的儒家權變思想探微
儒家;權變;宋明理學薛寶釵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繼寶黛之后著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歷來爭議頗多。她以“女子無才便是德,貞靜為主,女工居次,其余詩詞不過是閨中游戲”[1]的儒家道德規(guī)范約束自己,同時又看不慣封建官場的種種丑惡。那么這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和教導的貴族小姐,是如何在封建貴族大家庭中憑借著個人智慧和儒家思想的倫理教導獲得眾人好評的呢?本文試著從儒家權變思想的角度略作分析如下:一、“性即是理”:寶釵的權變思想本源一般認為,儒家權變思想起源于孔子,此后經(jīng)過歷
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1期2016-03-03
-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三書理學史料來源初考*
字義疏證》對宋明理學做了徹底清算。考察其明確引用宋明理學家的言論系直接依據(jù)何種文獻,可作為全面評價戴震對宋明理學之把握程度的參考。經(jīng)考察,戴震寫作《疏證》系列三書時大量依據(jù)了明《性理大全》,此外也使用了《近思錄》和《西山讀書記》;具體到《近思錄》,戴震很可能用的是宋葉采注而非其師江永注;至于有關陸王的材料,則多出自明陳建《學蔀通辨》。盡管使用二手資料并不影響戴震哲學的歷史地位,但對其評騭宋學特別是陸王心學的學術嚴肅性必然會打折扣,所以戴震在寫作《疏證》時已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1期2016-02-26
- 宋明理學與官德修養(yǎng)
的道德取向。宋明理學具有一套系統(tǒng)而又完備的道德修養(yǎng)方法,這些道德修養(yǎng)方法對于官德修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宋明理學強調的立志、內省、改過、慎獨等道德修養(yǎng)方法對于提高官德修養(yǎng)、改善官員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官德;修養(yǎng);宋明理學中圖分類號:B22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4-0037-02習近平于2004年在《求是》上發(fā)表的《用權講官德交往有原則》的文章中對官德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論述,習近平認為所謂官德,也就是從政道德,
學理論·下 2015年8期2015-10-14
- 張載對宋明理學的歷史貢獻
地位是一個與宋明理學的產(chǎn)生發(fā)展及地位密切相關的問題。然而對于張載在理學史上的定位則長期不準確,或被認為是程朱理學之支脈,或根本就不予肯定。張載著述雖不多,但內容卻非常豐富并且具有創(chuàng)造性。張載的學術思想具有歷史超越價值。對于今天的現(xiàn)代化建設也具有深刻啟示意義。關鍵詞:張載;宋明理學;歷史地位中圖分類號:B2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在北宋鳳翔郿縣橫渠鎮(zhèn)(今陜西省眉縣橫渠鎮(zhèn)),出了一位大學者、大思想家張載(1020-1077),他是北宋關學領袖。關學
西部學刊 2015年7期2015-08-20
- 從宋明理學緣何變成送命理學說開去
在。關鍵詞:宋明理學;變故;送命理學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5-073-01一、“送命理學”的出現(xiàn)每學期每逢有教師上“宋明理學”一節(jié)(高中歷史教材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單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3節(jié)),總能聽到大家把“宋明理學“調侃為“送命理學”。此說法雖是調侃之詞,但卻表達了教師們在此節(ji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和焦灼。二、“送命理學”出現(xiàn)的背景宋明理學,大致分為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有思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5期2015-07-17
- 《平山冷燕》中的儒家思想
平山冷燕》 宋明理學 李贄 先秦儒學 明清之際,隨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和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思想文化領域發(fā)生著重大的變革,統(tǒng)治中國幾千年的儒家地位受到動搖,以朱熹為代表的宋明理學更被批判的體無完膚。然而這種變革終究是民間自發(fā)的變革,明清封建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團,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的統(tǒng)治,將二程與朱熹的理學思想扶為官方的統(tǒng)治思想。程朱理學作為官方思想在與新思想的碰撞中搖搖欲墜,封建專制統(tǒng)治日漸瓦解。 宋明理學主張“存天理,滅人欲”,認為理或天理是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的根本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2015-01-05
- 文化—文本的交織
:耶穌會士;宋明理學;文化詮釋;衛(wèi)方濟;沃爾夫;啟蒙早期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77(2014)3-0037-05一、導言十五世紀以來,歐洲征服者和傳教士展開了世界范圍內的殖民活動。在此基礎上,歐洲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便獲得了不言自明的優(yōu)越性。歐洲文化因傳教士的精神而獲得內在拯救,這同時也是歐洲中心主義的另一種說法。正是基于此背景,耶穌會傳教士在十六世紀翻開了傳教士歷史上嶄新的一頁:他們很早便已認識到,中國文化與基督教文
華文文學 2014年3期2014-11-01